社情民意

仁寿出了个“新店幺妹”

发布时间:2015-03-25 眉山日报
分享:

 

“我讲不来故事,也说不来书,我是来凑热闹的!”“你们看我像不像‘中江表妹儿’?其实不是的,我是‘新店幺妹儿’。”扎着两根麻花辫,上穿大红花对襟袄,下穿紫色土布大卷裤,脚穿黑色布鞋,手提竹篮的刘一如,一上台就把现场观众们逗得前仰后合。这是在仁寿县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的一个片段。  

就因刘一如对“中江表妹”惟妙惟肖的模仿,村里人都叫她“新店幺妹”。如今,“新店幺妹”的知名度扩大到邻村、邻县。3月17日,记者来到仁寿县新店乡对“新店幺妹”进行了深入采访。 

喜欢文艺 加入老年文艺队 

“手臂要抬平,要优雅,要注意脸上的表情。”“这段时间我们要加紧排练,最近在举行仁寿县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我们有好几台演出。”在新店乡老年协会的坝子里,28岁的刘一如正在和大家一起排练节目。 

她是文艺队最年轻的演员,她是文艺队的艺术指导员,她是大家的“开心筒”,谈及为何加入文艺队,刘一如的话匣子打开了。“我觉得,我很搞笑,也很幽默啊,很适合模仿‘中江表妹’。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一起表演,我感到很快乐。” 

刘一如是湖南人,10年前在深圳打工认识了仁寿人杨超,两人情投意合、喜结连理。来到新店后,她每天做一些日常家务和打理店铺,空闲的时间就是听歌、看电视,或者观看乡里的文艺队表演。 

“我想加入文艺队,和她们一起去跳舞。”刘一如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同意。刚进新店乡春风文艺队,队长陈作林告诉她,文艺队是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没有经费,平时的表演服装也都要自己准备。 

2013年“七·一”文艺演出时,刘一如第一次登上舞台表演,在乡亲们的掌声中,她收获了文艺带来的快乐。“原来我还是可以嘛,只要大家喜欢我就一直坚持下去。”刘一如开心地说。 

模仿“中江表妹” 成队里“台柱子” 

新店乡春风文艺队成立于2003年,成立之初只有6个人。除了陈作林和另几位老人是退休干部,其余的都是附近村民。如今这个文艺队已有13位成员,年纪最大的61岁,最小的便是刘一如。 

刘一如刚刚加入文艺队时,主要表演跳舞。偶然的一次机会,在看过“中江表妹”的表演后,刘一如觉得如果能把小品加入节目表演,那么文艺队肯定更受欢迎。刘一如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之后,她开始在家里研究“中江表妹”的节目。她买来光碟反复看,没有字幕,她就逐字逐句做好笔记。为了能在台上流畅地表演,她走路、做饭、睡觉前都要背几遍台词。 

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刘一如对自己模仿的“中江表妹”有了信心。在2014年初的一次演出中,刘一如第一次登台表演了“中江表妹”的《劝酒》。表演结束,台下群众掌声雷动。“刚开始上台的时候还很紧张,没想到表演完了效果这么好。”就是这次表演,让她坚定了将“中江表妹”演得更好的决心。 

从那以后,刘一如模仿“中江表妹”演小品成了队里的必演节目。时间长了,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新店幺妹”。2014年12月,仁寿县将举办首届乡镇文艺汇演,刘一如第一个报了名。 

融入新店元素 开创自己的新路 

“演出了好几次,我觉得每一次都有收获。”近来,随着刘一如的名气越来越大,演出的机会也逐渐增多。“总是模仿别人不是长久之计,还要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才不会让观众审美疲劳”。刘一如介绍说。 

新店是中国清见之乡,她打算用“中江表妹”的诙谐语言,融入新店元素,开创自己的新路。“比如,衣服上可以画一些柑橘图案,竹篮里可以放一些塑料柑橘,可以唱新店的清见之歌……”刘一如说,“同时,在表演中结合农村的变化、一些新的政策,把老百姓最喜欢的东西带给大家,把仁寿新店推向更大的舞台。” 

地 址:仁寿县文林街道文林路1段380号   邮政编码:620599

联系电话:028-36201212

主办单位:仁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仁寿县政府办公室信息技术中心

协办单位:各镇乡(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和县级各单位、部门

网站标识码:5114210002.  蜀ICP备08008128号  川公网安备 51142102511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