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老有所养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

发布时间:2016-10-12 来源 眉山日报
分享:

欢度佳节   

热闹的坝坝宴   

王隶君在崇圣塔前留影   

老人们喜过重阳节   

72岁的曾云书非常热爱打门球   

老人们的娱乐:玩扑克牌   

护工为范桂珍老人整理衣领   

本报记者 郭侨 梁昊 钟烨 周婕妤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寓意长久长寿,赋予了敬老和孝心的内涵。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老人节”,旨在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孝敬老人,不仅是一个家庭传承的家风,也是全社会弘扬的公德。仁寿县上下一心,致力于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大力发展敬老、养老事业,让所有的老人都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当敬老爱老的社会价值成为主流时,孝亲敬老必将蔚然成风。   

李述芬:   

沐浴党恩 安享晚年   

10月9日,在重阳佳节的当天,96岁的李述芬老人回忆起了三天前一场热闹的坝坝宴。   

李述芬是仁寿县农旺乡黄坭村人,身体一向健朗,2015年摔倒造成瘫痪后,一直居住在仁寿县城。经过治疗,老人如今也能简单地走几步路了。在得知农旺乡黄坭村要举办第六届九九重阳节坝坝宴活动后,老人便向70多岁的儿媳妇表达了自己想去的意愿。   

10月5日晚上11点,黄坭村村主任刘松柏接到了李述芬孙子打来的电话,当即热情地欢迎她回去参加。第二天一早,李述芬的孙子就把她送到了黄坭村办公室。   

10月6日10点,农旺乡乡长黄鲲代表农旺乡党委政府致贺词,紧接着,刘松柏带领大家学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了记录下这感人一刻,90岁以上的老人纷纷上台与乡村干部合影留念。村干部搀扶着老人一步一步上台,忆苦思甜,台下很多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随后,清扫场地,架起炉灶,支起案板,摆开桌席;择菜的择菜,洗碗的洗碗,煮饭的煮饭,主厨的主厨。操办坝坝宴的队伍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忙得不亦乐乎。   

正午时分,35桌坝坝宴正式开席。裹着红糖的甜烧白、油亮亮的肘子、清蒸的甲鱼、热气腾腾的菠萝饭……菜肴飘出的香味让过路的村民都忍不住纷纷上前观望。刘松柏透露,为了照顾老年人,菜品都会尽量选择软糯食物。在村干部的照顾下,老人们慢慢地品尝着美食。大块的肉,大碗的酒,大声说出的祝福,都在温暖的秋日里,显得弥足珍贵。   

最美不过夕阳红。下午两点,文艺演出再次吸引了老人们的目光。丰富多彩的节目,都是村民们自编自演,现场不断响起阵阵掌声与喝彩,整个现场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   

“今天非常开心,和许久不见的老熟人一起,看到了这么多精彩的表演,还有坝坝宴吃,真是要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好事。”李述芬虽然腿脚不好,但能听能说,在等待着下午的坝坝宴开宴时,和旁边的乡亲说说笑笑,和村里其他老人一样,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全乡每个村都举行了重阳节的坝坝宴,希望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也希望通过坝坝宴让大家聚在一起,互相之间多多沟通。”黄鲲说,这样的坝坝宴活动,以后每年都会开,会一直开下去。   

王隶君:   

从“王主任”到旅者“老王”   

斜挎相机,肩背背包,一身休闲打扮处处透出利落,今年已经69岁的仁寿市民王隶君一说起旅行,高兴得像个孩子。“退休让我有了大把时间,但是一闲下来却不知道该做什么。”2008年,为摆脱伴随退休而来的空虚感,王隶君在儿子的劝说下报团去了北京散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旅行。   

无论是呼朋唤友走西藏,还是独身悠游去云南,对王隶君来说,旅行的乐趣在于深入了解各地的人文风俗。在王隶君的移动硬盘中,存储了12000余张照片,其中有藏区飘动的五彩经幡,有大理矗立的崇圣三塔,有旅途过客的背影匆匆,结伴同游的乐趣盎然。指着照片,王隶君一一回忆起它们的故事,他没有专业学过摄影,但照片却拍得别具匠心。   

王隶君读过大学,当过知青,教过书,写过诗,后因工作繁重将文艺理想束之高阁。旅途中的风物人情给予了他丰富的灵感,让他重新拾起了诗歌创作。他的背包里总是装有纸笔,用于记录突发的灵感,再反复推敲吟哦,写成诗歌。不久前,他创作的90首现代诗得以集结成册,付梓发行。   

“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让旅行变得更容易了。”王隶君说,前几年,他出游一趟至少要提前半个月开始准备,上网搜索打印旅游攻略、去车站提前买票、打电话定酒店……“后来,儿子教会了我用网银,我又摸索着学会了用智能手机,以往旅行中的琐事,现在用手机就能全搞定。”   

8年来,王隶君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北到吉林,南到海南,他说:“在路上的我才是状态最好的我,下次出游,我想走出国门,看看海外风光。”   

曾云书:   

热爱门球 老有所乐   

紧握球杆,瞄准球心,在一番来回试探后,现年72岁的曾书云干脆利落地击打10号球,又赢得一分。接触门球11年来,曾云书几乎每天坚持打门球。“虽然现在年老了,身体各项机能大不如年轻时候,但打打球,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延缓身体衰老,保持年轻心态。”   

作为曾书云的队友,72岁的万德云也非常热爱门球。尽管身材相对瘦小,但她还是尽力奔走于各号球和球门之间,为赢得胜利不停稳健挥杆。“一群退休的老大爷、老大娘,双鬓斑白,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聚集起来,站在绿茵场中间,重新缓缓挥舞起手中的球杆,又找回了当初年少时的感觉。”万德云说。   

早在3天前,曾书云的大女儿便为她提前庆祝了重阳节,三五位亲朋好友相聚一起,吃饭、聊天,共祝曾书云健康长寿。以往,女儿还会为曾书云买衣服等物件,但在曾书云的建议下,近几年的重阳节都换成了家人聚餐的形式。在曾书云看来,衣物只是表达敬爱和孝心的一种载体。“对我而言,家人平安、儿女孝顺,就是最好的节日礼物。”   

自从1989年退休后,曾书云便到老年大学,开始多彩的退休生活。“老年大学的课程很多,跳舞、太极拳、书法、绘画、保健、唱歌、门球等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基本都有。”这其中,曾书云参与最多的是门球和唱歌活动。   

10月8日,曾书云与昔日同事们再次相聚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宴会上。“我们20多名老同事,每年重阳节都会相聚,已经坚持了16年了。每一次见面都会聊聊近况,互相关心身体和生活。无论是刚退休的‘新人’,还是退休多年的‘老人’,都在聚会上增进了友谊。”   

范桂珍:   

老有所养 安享晚年   

近日,记者走进仁寿县景贤乡敬老院,在老人们欢声笑语中,一片温馨、快乐、祥和的景象映入眼帘。该敬老院始建于2006年,目前有65名老人居住其中。养老院除了提供健全的养护条件,还开垦了一些土地作为菜园,修建了猪圈养猪,还养殖了鸡鸭等。院长田明川告诉记者,除了种养殖业,院里的老人手工也做得不错,有绣十字绣的,有编竹编的,整个院子就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农家大院子。   

走进敬老院后面,在一片开阔的菜园,几位老人正在菜地里劳作。有的拿着竹篮子,有的挥动着锄头,老人们正在收获地里的土豆。菜篮子里刚刚挖出来的土豆个头都不大,老人告诉记者,他们没有用化肥,图的就是个绿色健康。环顾四周,地里还种了青椒、番茄、花菜等等。   

“我很喜欢这个院子,这里就像我的家一样。”今年94岁的范桂珍老人告诉记者,她已经在景贤乡敬老院住了整整10年了。老人老伴多年前已经去世,膝下也没有子女,作为五保户入住的敬老院。   

“这是我们自己种的土豆,那边还有二荆条和番茄,长得不错。我们平时吃的菜大部分都是自己种的。年轻的时候种地,是为了有口饭吃,现在种地却是让老骨头动起来,心头也有点挂念的事情。”   

田明川告诉记者,敬老院以前请护工照顾老人的衣食起居,而老人每天在院子里无所事事。“我们发现老人以前在农村时每天都有农活要做,身心都处在一种激活的状态,然而来到敬老院天天休养,反而让身体机能衰老更快。所以我们改变了策略,让老人们分工合作,有的种菜、有的洗衣服、有的养猪等,做得好的还有经济奖励。”这样,一来让老年人动起来,二来还省了部分买菜的经费。   

院坝里有很多老人三五成群地在一起,走进了才发现,他们有的是在打牌,有的是在下棋。田明川告诉记者,敬老院专门开设了棋牌室,但是金秋十月,气候怡人,老人们都喜欢在室外活动。   

当天范桂珍老人正在看两位大爷玩扑克牌,老人告诉记者,他们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打点小牌。当被问及为什么没有麻将的时候,老人笑道:“我们都是农村里来的,以前打麻将的都是城里人,我们都打扑克牌或者长牌的。”说罢逗笑了一旁的两位大爷。   

谈及老人的经济来源,除了老人自己的钱以外,敬老院还会针对老人们的劳动成果进行奖励,种养殖业干得越勤快的老人,获得的经济奖励就越多。“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嘛。”   

田明川表示之所以提倡他们打牌、下棋,是因为这些游戏能保证老人们的头脑运转,让他们身心愉悦。“研究都表明了,老年人打牌能有效降低患老年痴呆的概率。”田明川说。   

“我越来越习惯这个院子了,这里就是我的家。”采访行将结束时,94岁五保户老人范桂珍反复的对记者说道,感谢共产党,让她这样一个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享受到这样健康多彩的晚年生活。   

地 址:仁寿县文林街道文林路1段380号   邮政编码:620599

联系电话:028-36201212

主办单位:仁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仁寿县政府办公室信息技术中心

协办单位:各镇乡(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和县级各单位、部门

网站标识码:5114210002.  蜀ICP备08008128号  川公网安备 51142102511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