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防治知识问答(一)
必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防治知识问答(一)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非常普通的一类病毒的统称,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世卫组织命名为 2019-nCov,即 2019 新型冠状病毒)。此外,目前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 6 种。其中4 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 2 种是我们熟知的 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 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1 月 20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
二、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会有哪些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目前已知症状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
三、新型冠状病毒能够在人际间传播吗?
现有的证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例如:1.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在空气中传播;2.没有安全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3.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用被污染的手触碰嘴巴、鼻子或眼睛等;4.接触到可疑的被感染的动物。
四、目前有没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暂时无可用疫苗,也尚无有效抗病毒药物。
五、个人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
3.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用手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不要打完喷嚏后揉眼睛或者接触粘膜的部位。
4.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正确佩戴好医用外科口罩。
5.养成良好安全的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肉类和蛋类应彻底煮熟。不吃野生动物。
6.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六、如何降低旅行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外出旅游出差时,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该戴上口罩,立即通知导游或酒店职员,尽快到附近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如实告知是否去过武汉及疫情高发地区或接触过来自上述地区的人员的关键信息,以便医生及时准确判断。
七、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时应该怎么办?
1.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不一定是感染了冠状病毒,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向医生详细告知个人症状和近期活动情况。
2.如果发病前 14 天内曾到武汉及疫情高发地区旅行,或发病前 14 天内接触过来自上述地区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的聚集发病,应到当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排查。
八、去医院就诊时要注意什么?
1.详细告知医生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要告知近期是否有武汉旅行史以及是否与可疑患者或动物有接触史。
2.诊疗过程中应佩戴外科口罩,保护自己和他人。
九、什么是密切接触者?如果你是密切接触者应该做些什么?
1.密切接触者是指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与病例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与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直接治疗及护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3)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2.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主动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健康询问及隔离。隔离期间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报告留观点工作人员。隔离至末次接触后 14 天。
十、如果被诊断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怎么办?
1.要主动配合隔离治疗,接受健康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如实提供个人接触史,不得逃避管理。
2.接受卫生部门的随访管理,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如实报告个人病情变化。
3.不要紧张,保持心情轻松,遵医嘱科学安排睡眠和运动,注意加强营养。要相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来源: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