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村教师钟泽培:大山深处的灯塔

发布时间:2014-04-24 眉山日报
分享:

 

 

在大山深处的仁寿县四公镇华宁村,有这样一所学校,全校只有一个幼儿班和16名小学生。然而,在这里却有一位老师被当地学生和家长称为“大山深处的灯塔”,他就是仁寿县四公镇润东希望小学的乡村教师钟泽培。  

钟泽培1983年3月参加工作,一直在村小担任代课教师。31年来,不少朋友都劝他到大城市去打拼,甚至有教过的学生高薪聘请他去帮忙管理公司,而钟泽培却只有一句话:“我走了,娃娃们怎么办?我舍不得。”  

“当初还是有很多想法,做过一些思想斗争,考虑了很长时间。”回忆当初,往事历历在目。1983年3月,曾经教过他的一位老师找到钟泽培,想请他到学校当代课教师。几天后,钟泽培来到了当时的华宁村小。三间简陋的教室,一些简单教学设施,没有食堂,没有宿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钟泽培深有感触。“我当时读书的条件更差,我应该留下来,尽一份责任。”   

从来没有教过书的钟泽培一边拜师求艺,一边努力自学,没有半点畏难情绪。一开始,钟泽培就接手了一个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和一个班的数学教学。繁重的教学任务,并没有把他压垮。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摸索,他体会到了教书的乐趣,更坚定了教书育人的决心。  

“在我们这些偏远山区,根本没有老师愿意来。村里的群众都看着哩,要是我走了,我怎么对得起大家?”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理由,钟泽培坚守了31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华宁村地处山区,来村小读书的孩子大多住在更偏远的山林中。若遇雨天,钟泽培还要背着年幼的学生,牵着大一点的学生,一起上学、放学。学生龚兴付是一名残疾人,钟泽培对他更是照顾有加。“上学、放学、吃饭、上厕所等等,都是钟老师帮助我,他就像我的父亲一样。”说起老师的好,龚兴付感激地说道。  

钟泽培是一位代课教师,薪水从最初的每月24元钱,到后来变成36元、53元、68元……一直到现在的每月760元。钟泽培的父母都是残疾人,家中收入只能靠他和妻子,一家人生活过得十分拮据。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钟泽培还是从微薄的收入中挤出钱来,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多年来,钟泽培共资助学生80多名,爱心善款达1.5万余元。  

1985年7月,钟泽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年来,钟泽培一直要求自己要静得下心来,全心全意为山区的群众服好务,为山区的孩子教好书,当好“大山深处的灯塔”。正如他在师德体会中所写的:尽心尽力尚不能完全尽职,任劳任怨尤不敢半点贪功,愿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奉献给山村的孩子,不求回报,只求耕耘。   

地 址:仁寿县文林街道文林路1段380号   邮政编码:620599

联系电话:028-36201212

主办单位:仁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仁寿县政府办公室信息技术中心

协办单位:各镇乡(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和县级各单位、部门

网站标识码:5114210002.  蜀ICP备08008128号  川公网安备 51142102511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