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文宫镇石家社区:昔日荒山坡 如今果飘香

发布时间:2019-08-26 来源 今日仁寿
分享: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的广袤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宫镇石家社区曾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当地依托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因地制宜,创新举措,让这里从留不住人的贫困村,变为了来了就不想走的幸福社区;如今,一个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谐稳定、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正呈现在人们面前。   

 

现场记者 刘冰:“我现在手里拿到的这张图呢,是仁寿县文宫镇2018年-2035年的一个总体规划。而我现在所处的石家社区呢,被列入了未来即将建设的枇杷小镇,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 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但是今天啊,我走进石家社区, 看到的却是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房以及漫山遍野的果树和通到每家每户门前的硬化好的道路,到处是一片美丽和谐幸福的新乡村景象。”   

 

 

 

文宫镇石家社区地处仁寿县城北部、二峨山脉南麓,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辖7个经济社,519户、2047人;石家社区是典型的丘区旱山村,十年九旱,过去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粮食产量很低,全村人口经常为吃饭发愁。   

 

文宫镇石家社区居民 杜子江:“我们这个地方喃,是山坡坡地,土壤薄,没得水源,就没有收成,老百姓十四年就遇到九年干。”   

 

文宫镇石家社区党支部书记 杜从雪:“真的很穷,男的招女的嫁,山上只剩下些白头发,穷的叮当响。”   

 

当时虽然有黑龙滩水库,但是由于石家社区地势较高,黑龙滩的水源无法覆盖;为此,石家社区的居民自发打出山坪塘,试图改善自身恶劣的自然条件。石家社区在二峨山上建的第一口山坪塘,修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这口塘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它却开启了石家社区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之路。山坪塘修建之后,当年村集体就增加粮食7000斤,基本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在随后的五年时间里,石家社区先后修建了16口这样的山坪塘,基本解决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为了摆脱贫困现状,上世纪90年代,党支部书记杜从雪提出种植桃子和枇杷,但由于当地土壤贫瘠加上干旱缺水,土地早已大面积撂荒。于是,杜从雪带动村民开荒改土,在山顶上种植树木,涵养水分保护生态;在山腰上、山坡上种植桃子和枇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在山下种植粮食,填饱肚子。   

杜从雪说道:”当时老百姓积极性很高,各家各户搞,每一年改土都要改到腊月二十八才统一放假。 这是村上统一改土,为了改变我们村贫穷面貌嘛,改土,改掉我们的产业调整。“  

 

 

通过产业调整,石家社区种植枇杷、桃子等特色水果近4000亩,栽下“摇钱树”、形成的“聚宝盆”,如今的石家社区甩掉了贫困帽,踏上了小康路,年产值达2400多万元,户均水果收入3.8万元以上。  

 

这张拍摄于30多年前的老照片,从照片的背景里可以看到是一间茅草屋。但是很难想象,这间茅草屋就是一座三层小洋房的前身。现在的这座小洋房不仅仅是杜老师的居住之所,同时他也把它改造成了一家农家乐。  

杜从雪:“桃满山果满园,带起老婆孩子回来建设新家园,我们外出的、结婚走了的、从这里招出去的都回到了家乡,回来建设石家的新村。”   

 

石家社区坚持以产业促新村,以新村带产业,推广“微田园”模式和“青瓦、白墙、坡屋面”川西民居风格,依山就势建成了错落有致的旅游新村,村社通黑化路,户户通水泥路,人人住新民居。每年举办桃花文化旅游节、枇杷采摘节,年均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年均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   

 

文宫镇石家社区居民 杜世华:“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能过上今天这种幸福的日子。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养,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而且住上了小洋楼。这是以前我想都没有想到过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石家社区从打山坪塘改善自然环境,到开荒改土种果树,社区居民怀着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一路踏实苦干,用智慧和汗水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广大农村落地生根,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在石家社区徐徐铺开。   

编辑:彭娟 唐子媛   

地 址:仁寿县文林街道文林路1段380号   邮政编码:620599

联系电话:028-36201212

主办单位:仁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仁寿县政府办公室信息技术中心

协办单位:各镇乡(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和县级各单位、部门

网站标识码:5114210002.  蜀ICP备08008128号  川公网安备 51142102511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