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仁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8—36201212 网站标识码:5114210002.
仁寿县综合行政执法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 ||||||||||||||||||
2023-03-30 作者: 点击数: | ||||||||||||||||||
|
||||||||||||||||||
按照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的通知》相关要求,现将我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到位 我局党组书记、局长段真龙严格按照《仁寿县党政主要负责人落实法治建设“四个亲自”“五个同”要求实施细则》要求,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局党组学习重点,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学习大培训大研讨”。二是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建立了《领导干部会议学习制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并制定学法进度安排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为每月必学内容。三是注重执法人员培养,始终把提升执法人员能力素质作为一项中心工作,2022年亲自部署开展执法人员“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印发学习资料200份;开展新入职人员培训;鼓励执法人员参加各项执法比赛。2022年2月,在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张彦伟、黄崇利两人经过资格审查、理论测试、案卷评查、案件陈述层层选拔,在眉山天府新区、各县(区) 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选派的23名一线优秀执法人员中脱颖而出,获眉山市住建领域首届“十佳办案能手”称号,其中张彦伟以第一名的成绩获此殊荣。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 围绕创卫创文、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综合行政执法效能提升、城市管理与服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主责主业,落实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让公众服务更暖心、让城市管理更贴心、让综合行政执法更公心。2022年全年共处理各类违法行为19670件,其中教育规范16210件,办理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案件3234件,普通程序32件。 1.整治街面秩序,全力提升城市颜值 一是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总量控制、逐渐减少”的原则,通过“步巡、车巡、网巡”方式规范“坐商”入店,督促落实“门前五包”。同时合理设置临时疏导区,积极引导龙水河临时摊点疏导区等五处摊区规范摆放。二是采取“教育劝导为主,微执法为辅”的方式,坚持“常规整治+专办整治”模式,实行“片区包干”分类制,大力整治车辆乱停乱放行为。三是建立“一包一”责任清单,对易制造噪音领域划片分包巡逻;在广场等重点场所投入噪音检测仪,实时督改噪音扰民行为。四是成立整治专班,全力开展城区电动三(四)轮车非法载客专项治理。五是安排定点护学岗,在校园周边,采取守点、巡线、集中整治等措施,对流动摊贩、乱停乱放车辆加大查处力度。六是签订“五包责任书”,开展“创卫周五大扫除”,及时整治了脏、乱、差问题。2022年共出动执法人员72000余人次,执法车辆5500余辆次,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220余份,教育规范店外经营13000余次,整治流动摊点25200余处,清理占道堆放2200余处,代为清除占道物品210件。 2.依法治违,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公共利益 一是实行片区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位;二是严格落实日常巡查工作制度,制定巡查路线,定时定点巡查;三是采取“两化、两解、两拆除”原则,坚持“全覆盖、零容忍”,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四是加强施工管理,采用“湿法”施工,降低扬尘和噪音污染;五是处理好信访维稳工作,竭力解决群众的疑难问题。2022年全年办理行政强制案件194起,拆除面积11841平方米。 3.多管齐下,严防扬尘污染 实行“一枚印章”审批制度,严格规范车辆审批;采取“白+黑”、“五+二”、“巡查+执法”模式,以“定点检查与流动巡查”、“定时巡查与不定时抽查”的方式,形成全天候、全城区无真空巡查;做到冲洗干净上路,严防沿途抛洒滴漏行为。召开渣土运输整治大会和渣土运输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工作会,进一步规范渣土管理。截止到2022年12月19日,渣土管理完成审批许可63件,行政处罚案件13件。 4.巡治结合,确保金马河“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成立金马河领导小组,我局为牵头单位,负责金马河的治理工作,制定巡河方案、“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等,各街道河长办、社区河长办,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要求开展河道巡查,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每季度召开1次工作联系会,不定时召开河长制协调会、现场办公会、培训会。投入资金4万余元,安装监控8处,对金马河重点河段进行实时的网上巡查监管。2022年全年累计巡河133次,协调供排水公司完成主管、支管堵漏85次,清掏、疏通785次,维修安装支管1395米;协调供排水公司对金马河进行了三次全面清淤,共计出动890余人次、共计清淤650余方;协调供排水公司、盈峰中联公司共累计打捞漂浮物及白色垃圾约150吨,清理杂草约780吨。 5.片区布局“志”改革,一支队伍管执法 一是初步建立“24+2+6”全新组织框架,合理设置24个乡镇执法队,科学划分6个综合行政执法片区,严格区分中心镇(副中心镇)和一般乡镇,采取“乡镇主体、片区协同、部门指导、县级统筹”四级执法模式。二是制定公布“主体执法事项清单”“联合执法事项清单”“日常执法事项清单”三张清单,其中主体执法清单赋权共140项,中心镇(副中心镇)承接136项,一般乡镇承接130项(不含仅黑龙滩赋予的4项)。三是全县乡镇执法队伍统一采购制式服装336套,执法记录仪129台,执法记录仪采集平台24台等执法装备,确保乡镇执法人财物保障到位,切实解决刚性需求,且已全部发放到位。四是采取自学、开展进城实战学、出县交流学,集中大培训、分批小轮训的“三学两训”模式,全面提高执法水平。五是制定《仁寿县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及内务管理标准》和《仁寿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着装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并结合改革进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总结和安排部署工作,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六是通过制定总汇编、组织现场会和制作专题片的方式,全面总结和展示改革的进展和成绩。12月1日,《全省基层治理机构编制保障推进会》在富加片区分局顺利召开,我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截止到2022年12月19日,组织开展片区联合执法行动120余次,取缔占道经营1900余起,整治车辆乱停乱放2400余起,清理各类摊点4800余个,处理噪音扰民400余起,整治非法三轮车运营600余起,拆除违章搭建110余处,下达整改通知书2400余份,发放8000余份疫情防控宣传资料。 6.主动作为,创新举措,做优城乡环境 一是制定《仁寿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主要职责》和《仁寿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评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能职责,细化工作任务,落实保障措施。二是定期召集各相关部门参加会议,细化部门职责,分析我县环境治理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治理措施,明确治理重点和治理内容。三是开展月督导、季考评,建立“督导-反馈-整改-回访”的治理机制,将月督导改为月督导考核,每季度进行综合考核评定。截至目前,共评选出“优秀”镇乡(街道)16个、村(社区)15个;“较差”镇乡(街道)7个、村(社区)10个,共制发《季度考评通报》3期。四是强化巡查监管。乡镇执法分局或中队每天巡查,持续规范商贩、商家的经营行为及车主的停车行为等,确保场镇秩序有序。 7.智慧赋能,让城市管理“耳聪目明” 一是通过平安仁寿视频监控,对广场、公园等人员聚集场所进行全方位巡查,并利用新安装的20个监控广播喊话,对占道经营摊贩、乱停乱放车辆等进行及时劝离。二是通过在建工地监控和平安仁寿监控,实时管控县城规划区内的渣土运输车辆,对车辆出场、是否遵守交通规则等进行全方位监管。三是对金马河进行视频监控,定期查看金马河沿线是否存在乱排污水等情况。四是通过网上平台对美团单车实施监管,有效控制投放数量。 8.加强餐饮油烟治理,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一是我局油烟治理小组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突击检查,加大检查执法频次。二是接诉即办,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加快餐饮油烟整治。三是通过上门指导、推送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油烟污染治理标准及要求。截止到2022年12月19日,共出动执法人员428人次,检查487家,责令改正187起。 9.畅通信访渠道,聚力平安仁寿 2022年,我局共受理各类信访举报2864件,其中信访投诉工单2177件(包括12345热线工单2094件、信访局交办件54件、政府办县长信箱18件、宣传部网信办11件),接待处理群众现场走访13件,办理有奖爆料674件。12345热线工单同比2021年增长约59.7%,办结率100%。 (二)做好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养 1.落实学法考法制度 一是制度先行,制定学法考法年度计划、领导干部会议学习制度、2022年领导干部会前学法清单、2022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进度安排,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廉洁履职及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大学习大练兵”,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相关的业务知识,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三是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制度,组织执法人员入驻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平台,截止2022年11月25日,全部人员已经参与考试,考试通过率100%,考试成绩优秀学员达到80%。 2.开展新进执法人员培训 2022年8月,我局为提高新进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开展为期一星期的培训,内容包括党性教育、业务理论、业务实操、公文写作、队列训练等,力求全方位提高新进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 (三)普法宣传,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 制定“一月一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利用LED屏、车载屏、执法岗亭宣传栏、微信、抖音、宣传单等,开展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法律宣传活动。2022年共开展13次主体普法活动,包括法治春联进万家、学习民法典、学习反有组织犯罪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保护金马河、养老防诈骗宣传等多种内容的专项宣传活动,在增强执法人员法治观念的同时,也要求执法人员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理念,在执法工作中强化对执法对象普法,增强执法对象的法治观念。 (四)规范执法,严格落实“三项制度” 我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四川省行政执法公示办法》《四川省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四川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三个办法等规范要求规范行政执法,严格落实“三项制度”。我局已完成行政执法实施情况公示、法治政府建设总结公示、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等信息公示。目前我局配备有执法记录仪111台,无人机2台,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提供有力硬件保障。我局把普通程序的行政执法案件全部纳入了法制审核范围,2022年共法制审核普通程序案件32件,普通程序案件法制审核率达到100%。 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重大决策必须先征询法律顾问意见,同时,拟定法律顾问管理考核办法,加强对法律顾问的管理与考核。 (五)重视“两法衔接”,杜绝以罚代刑 严格规范执法流程,层层把关,做好“两法衔接”工作。我局从案件办理程序上设定了制约机制,使案件办理从立案到结案要经过部门、法规、单位负责人审核,做到调查、审核分离,有效地杜绝了以罚代刑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执法队伍管理,夯实执法人员责任,强化审批、审核制度。2022年,我局共办理普通程序案件32件,经严格审查,未发现有涉嫌触犯刑法的案件。 重视检察建议,共同推进社会治理。2022年共收到2份检察建议,均涉及违法建设的拆除,目前已按要求落实并及时回复。 三、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部门权责不清。因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尚未理顺,导致我局与相关部门职能职责存在交叉、部门间配合紧密度不足。 (二)城市顽疾治理仍需持续用力。一直以来,我局花大力气整治乱停车、乱占道、乱搭建、乱抛洒等城市顽疾,但往往只起到短期效果,存在“紧一紧好一点,稍有放松即反弹”的情况,尚需创新监管方式,健全长效机制。 (三)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短板。一是硬件条件差,受财力所限,部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分局执法设备配备不足,设施设备有待完善。二是人手短缺制约工作开展。实有执法证的执法人员较少,且老龄化现象严重,仅依靠每年统一招考的有限名额不足以缓解问题。三是执法业务培训的成效还不明显。部分执法队员只满足于现学现用、急学急用,没有融会贯通。 四、2023年工作计划 (一)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执法人员培训,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案卷评查,开展执法经验交流等活动,定期学习法律法规、熟练执法流程与文书规范填写、分享经典案例,提高执法人员办案水平。二是规范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管理,协调指导乡镇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做好县级部门与乡镇之间综合行政执法统筹协作,着力于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三是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督导,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开展“县对乡、乡对村、村对社、社对户”的四级评比工作,突破风貌塑造难点,提升乡镇环境品质。 (二)健全完善机构职能体系。深入开展对机构改革后部门履职和运行情况的调研评估,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层级之间的职责关系。加强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交通警察大队等部门职责分工的协调统筹,理顺违章搭建、噪音治理和乱停乱放车辆整治等工作的责任链条分界点、衔接点。 (三)继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深入推进城市精细管理工作。加大市容秩序执法检查、巡查力度,深入治理乱搭、乱建、乱扯、乱挂、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摆摊、乱设点等“十乱”行为,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质,为建设经济百强县贡献力量。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智慧综执”项目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数据化改革。一是按照项目招标文件需求清单,逐条梳理、完善系统功能。二是通过会议培训、微信群业务沟通、现场一对一交流,详细讲解综合行政执法智慧服务平台和数字城管平台的操作使用,提高终端机使用率,逐步完善平台运行管理,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行政执法实现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 仁寿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2年12月19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