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仁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8—36201212 网站标识码:5114210002.
仁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 ||||||||||||||||||
2025-03-18 作者: 点击数: | ||||||||||||||||||
|
||||||||||||||||||
按照《仁寿县人民政府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仁府发〔2024〕3号)要求,县人社局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工作部署,全力抓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现将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1.主要领导带头学法讲法。局党委一把手亲自带头常态化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贯彻,将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重要内容,坚持会前集中学法6次。 2.主要领导牵头执法用法。局党委一把手到农民工工资快处中心、劳动争议调解仲裁院亲自过问、亲自处理重大项目农民工工资案件30余件,调解仲裁案件10余件。 (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3.持续强化法治理念,强化权力监督。一是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提案,2024年以来按期办结政协提案2个,满意率达100%,并在县政府网站上进行公示。二是切实加强审计监督,主动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第三方社会机构对培训资金进行审计,确保资金安全。 4.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落实集体决策。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一步完善《局党委议事规则》《“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主要负责同志坚持末位发言,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确保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完善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大政方针以及《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制定本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规范性文件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并进行备案管理。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举措和成效。 5.纵深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全生命周期服务“一件事”高效办成。一是由信息中心牵头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由社保中心与公安实现数据互享互通,将达到退休年龄段的人群纳入“免申即享”一件事、退休“一件事”;由就业中心牵头优化完善员工录用、灵活就业“一件事”,完成全年36场次及以上的就业招聘会;由监察大队牵头完成工程项目领域的参保缴费。二是建立农民工工资快处机制,成立农民工工资速裁庭,更加高效便捷办理农民工工资事宜。三是印发《仁寿县就业服务中心2024年惠企惠民政策宣传册》《仁寿县就业服务中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宣传册》等宣传资料80000份,开展“温暖人社·送岗上门”等一系列公共就业活动,对于群众关注热点,持续用力宣传、解读。四是强化服务事项标准化管理,在《社保经办条例》等人社服务标准化办理的要求下,继续深化事项改革,探索推动更多事项从限时办结转为即时办结,推进事项简单整合向流程深度融合转变,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加强事中事后核查。五是打造县域服务“样板间”,深化综合柜员制改革及“一窗通办”改革。2024年度,县社保大厅共接待线下办事群众8万人次,共受理社保业务23.7万件(线上10.1万件,线下13.6万件),电话咨询4.5万人次。同时,依托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服务体系,通过扩大社保业务半径,乡镇(街道)共受理社保业务超过9.6万件,群众调查满意率99.99%,充分发挥基层社保服务效能,有效实现让“群众少跑路”的目标。县劳动监察大队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均实现了一窗受理,全程通办的目标。四是提升跨区域“通办”质效。推行“免申即享”等创新服务模式。实现“政策找企、政策找人”。 6.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照单执法”。持续做好根治欠薪工作。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扎实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相关工作,上半年已经省、市根治欠薪实地核查组实地核查。二是按照根治欠薪工作“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压紧压实属地政府、县级部门的职责,加强保障农民工工资的源头治理、过程监管、欠薪处理,形成根治欠薪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建立完成事前监督、事中调度、结果运用机制,定期开展全县欠薪问题排查整治,并将排查及处置结果进行实时通报。三是开展在建工程项目执法监察,对全县71个项目检查指导80余次,对存在问题的项目督促企业整改。四是持续开展“清零行动”。按照省市根治欠薪工作部署,确保2024年春节前欠薪动态清零。共排查出存在欠薪问题25个,拖欠工资18178.33万元,涉及7533人。五是劳动监察案件办理。受理并及时处置各类平台欠薪线索746条,兑现工资620.47万元,涉及627人;收到来人反映欠薪线索102件,时效内办结率达100%。严厉惩戒欠薪单位或人员,向社会公布重大欠薪案件3件,涉及企业2家、自然人1人。 7.抓实调解仲裁工作,推动调解前置。一是全力完成仲裁案件处理任务。2024年全年,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人事争议588件,其中调解结案372件,裁决169件,案前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65.6%,完成省定目标,涉案金额为2047万余元。全部案件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立案,仲裁案件在法定时限内结案率达100%。二是成立并发挥劳动人事争议多元联合调解中心劳动争议纠纷调处作用。联合县人民法院、县总工会等6部门建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多元化处理机制,成立劳动人事争议多元联合调解中心并充分发挥作用,依托“智治陵州”数智平台,研发应用“仁寿人社·调解之家”模块,县人社局定期在“调解之家”线上发单,调解员根据自身专业领域“抢单”接案。2024年调解中心受理劳动人事争议354件,调解成功结案198件,涉案金额1032万余元。着力维护劳动者权益,提升劳动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能力。三是仲裁员服务企业常态化、长效化。建立了仲裁员服务企业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探索开展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系企业活动,引导企业树立协商和解意识,提升企业自主化解争议能力。建立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系企业活动机制,组织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赴本辖区园区、企业开展“送法入企”活动,对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及用工规范培训,促进企业健康发展。2024年以来,开展活动3次,仲裁员志愿者9人次,服务60家企业。四是开展“阳光庭审”工作。举办了劳动仲裁“阳光庭审开放日”活动,活动吸引了20余名县人大代表、企业和劳动者代表,以及县工商联、县总工会等部门工作人员旁听庭审。进一步增强劳动仲裁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接受社会监督,展示仁寿劳动仲裁专业、公正、高效形象,推动劳动仲裁工作公开化、规范化、法治化。 8.强化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实现“简案快办、繁案精办”。一是社会保险类(工伤待遇、信息公开)行政应诉案件3起,行政复议案件1起。已撤诉2起、协调撤诉1起。二是工伤鉴定类30个行政诉讼,1个退休行政诉讼,5个行政复议。均无改判的情况。 9.提升政务公开质效,高效传递惠民惠企政策。严格按照政务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全面抓好部门政府公开工作。制定并在县政府网站发布《仁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全面做好工作动态、人事招聘、资金等事项公示工作。截至目前,已通过县政府网站公开工作动态600条,人事招考及资金信息公示100条,依申请公开信息200条,全面回应群众关切。 10.全面完成信访及“12345”热线办理工作。一是及时快速响应。建立完善热线工作快速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先行联系、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回复,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实现诉求办理“零等待”。二是提升办件质效。优化完善工单处置闭环流程和高效流转机制,选优配强工单处理人员,落实“首问责任制”,加强回复内容审核把关,客观真实反映工作情况,准确全面回应诉求问题,切实提高满意率、降低重办率。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在沟通方式上下功夫,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主动沟通汇报,灵通工作信息,积极争取领导之间、股室之间、部门之间的重视支持和配合协作,推动“同题共答”。四是定期复盘分析。发挥热线辅助决策功能,深度挖掘分析指标数据,找出普遍规律,推动从“办妥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从“解决一个工单”到“带动一片治理”,提高工作主动性和决策科学性。五是推动源头治理。在源头问题解决上下功夫,通过提前梳理、敲门行动、巡查走访等措施,主动捕捉苗头隐患,加强“未诉先办”,推动工单源头治理。 二、存在的不足 (一)劳动监察执法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一是用人单位法律意识不强。部分生产经营性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对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认识不够全面,社会责任感较差,办理社会保险险种不齐,未全员参保,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超时工作,随意裁员现象突出。二是劳动者维权意识不够。部分农民工缺乏参加社会保险的观念和认识,主观上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意识较低,自身维权意识不够。三是监督管理薄弱。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企业创造宽松的软环境,弱化了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劳动保障执法手段薄弱,缺乏行之有效的强制性措施和办法,仅靠行政处罚难以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调解仲裁案件质效需进一步提升。一是常态化办好案件。常态化做好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办理和来访接待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立案,法定时效内结案,不断提高办案效率,保持按期结案率达100%。二是高效化推进调解。继续大力推进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做到案件应调尽调,加大庭前调解力度,充分发挥调解便捷、高效的优势,力促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探索推进基层区域劳动争议联合调解机制,整合调解力量,“以大企业带小企业”模式促进中小企业劳动争议化解,推动小微企业建立劳动争议协商调解机制。三是便捷化流动仲裁。下沉仲裁办案服务,在工业园区、乡镇、重点企业以流动仲裁庭形式审理案件。 (三)工伤认定全过程需进一步规范。一是工伤保险政策还不完善。政策间相互影响,易引发理解及执行偏差。易导致部门工伤认定纠纷在诉讼程序中被裁定为程序违法。二是经办服务还需优化。工伤认定线上申请模块开发尚不成熟,增加群众跑路事项,如系统接收到不属于仁寿县业务权限范围的工伤认定申请信息,同时,系统向业务经办人员发出的业务信息不准确,所以目前我县还未能实现线上申请工伤认定,影响群众申请时限及办事体验;劳动能力鉴定经办还需优化完善,群众申请鉴定、参加鉴定及领取鉴定结论共计3个时段,跑路次数为2—3次,一方面业务经办多次联系易引发群众排斥,另一方面,多次跑路极易降低群众办事满意度。三是参保扩面不充分给工伤认定带来压力。导致在进行工伤认定后,容易出现矛盾激化的情况,一来受伤群众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来给未参保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三、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和“群众最多跑一次”工作。一是大幅压缩时限,实现高效服务,同时不断改进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依法调解、依法仲裁的工作方法,提质增效,优化服务态度,切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二是主动上门服务,彰显人文关怀。对于需要调查的事项,积极主动走出去。 (二)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强化监察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主动在政府门户网站、互联网+监督网站等公示相关信息。加强“两法衔接”工作,完善案件移送标准,细化案件移送程序。 (三)抓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全力抓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全部案件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立案,仲裁案件在法定时限内结案率达100%。调解率、结案率均达到省定标准。 (四)加强行政复议及应诉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做好部门行政复议工作和行政应诉工作,设立常年法律顾问,定期开展法规培训,指导和参与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调解、出庭等工作。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