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仁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8—36201212 网站标识码:5114210002.
仁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
2016-08-23 作者: 点击数: | ||||||||||||||||||||||||||||||||||||||||||||||||||||||||||||||||||||||||||||||||||||||||||||||||||||||||||||||||||||||||||||||||||||||||||||||||||||||||||||||||||||||||||||||||||||||||||||||||||||||||||||||||||||||||||||||||||||||||||||||||||||||||||||||||||||||||||||||||||||||||||||||||||||||||||||||||||||||||||||||||||||||||||||||||||||||||||||||||||||||||||||||||||||||||||||||||||||||||||||||||||||||||||||||||||||||||||||||||||||||||||||||
|
||||||||||||||||||||||||||||||||||||||||||||||||||||||||||||||||||||||||||||||||||||||||||||||||||||||||||||||||||||||||||||||||||||||||||||||||||||||||||||||||||||||||||||||||||||||||||||||||||||||||||||||||||||||||||||||||||||||||||||||||||||||||||||||||||||||||||||||||||||||||||||||||||||||||||||||||||||||||||||||||||||||||||||||||||||||||||||||||||||||||||||||||||||||||||||||||||||||||||||||||||||||||||||||||||||||||||||||||||||||||||||||
目录 第一篇总体要求......................................................................1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规划背景............................................1 第一节“十二五”时期发展成就...................................1 第二节“十三五”时期发展形势.................................10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3 第一节指导思想..........................................................13 第二节基本原则..........................................................13 第三节发展目标..........................................................15 第二篇创新发展增强发展新动力..................................19 第三章实施创新创业攻坚..............................................19 第一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9 第二节建设天府新区创新创业战略基地...............21 第四章推进产业创新发展..............................................22 第一节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23 第二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26 第三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31 第四节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35 第五章推进科技创新.......................................................37 第一节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突破................................37 第二节构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37 第三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38 第四节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38 第五节积极发展科普事业.........................................39 第六章推进体制机制创新..............................................39 第一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9 第二节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40 第三节稳步推进农村改革.........................................42 第四节加快金融体制改革.........................................42 第三篇协调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45 第七章推进区域协调发展..............................................45 第一节加强县城牵引..................................................45 第二节做强四区支撑..................................................46 第三节加快十极突破..................................................48 第四节推进全域发展..................................................49 第五节合理划分区域空间.........................................51 第八章推进城乡统筹发展..............................................54 第一节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54 第二节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58 第三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59 第九章协调推进精神文明建设......................................61 第一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1 第二节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64 第三节全面繁荣文化事业.........................................65 第四节加快培育文化产业.........................................66 第十章推进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68 第一节强化水利设施建设.........................................68 第二节强化能源设施建设.........................................69 第三节强化通信网络设施建设................................70 第四篇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新家园..................................74 第十一章实施绿水青山“三大工程”..............................74 第一节深入推进“绿海明珠”建设............................74 第二节深入推进“千湖之城”建设............................75 第三节深入推进“百园之市”建设............................75 第十二章加强资源高效利用..........................................75 第一节推进节能减排降耗.........................................76 第二节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77 第十三章加强生态环境建设..........................................78 第一节全面推进水污染治理....................................78 第二节加大大气污染防治.........................................79 第三节加大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79 第四节强化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80 第五篇开放发展开创共赢新局面..................................82 第十四章牢固树立开放意识..........................................82 第一节深化开放发展理念.........................................82 第二节营造对外开放环境.........................................82 第三节搭建对外开放平台.........................................83 第十五章构建开放交通区位..........................................83 第一节着力完善高速路网.........................................84 第二节加快轨道交通建设.........................................84 第三节加快仁寿至成都城市干道建设...................84 第四节加快国道改造提升.........................................85 第五节积极对接两大机场.........................................85 第六节加快改造县乡村道路....................................86 第七节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86 第八节加强交通配套设施建设................................86 第十六章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88 第一节着力招强引优..................................................89 第二节深化区域合作..................................................90 第三节加强对外交流..................................................91 第六篇共享发展开启幸福新时代..................................93 第十七章全力决胜脱贫攻坚..........................................93 第一节大力实施精准脱贫.........................................93 第二节深入实施脱贫专项工程................................95 第三节强化脱贫“三大保障机制”............................97 第十八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98 第一节健全社会保险制度.........................................98 第二节完善社会救助体系.........................................99 第三节提高社会福利水平.........................................99 第十九章大力发展教育体育事业...............................100 第一节不断提升教育质量.......................................100 第二节推动教育均衡发展.......................................101 第三节全面深化教育改革.......................................101 第四节积极发展体育事业.......................................102 第二十章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102 第一节全面加强人口工作.......................................102 第二节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103 第七篇保障发展实现美丽新蓝图................................105 第二十一章强化党的核心领导...................................105 第二十二章加快法治仁寿建设...................................105 第一节完善基层民主制度.......................................106 第二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106 第三节全面建设法治社会.......................................107 第四节加快诚信社会建设.......................................107 第二十三章创新社会治理方式...................................108 第一节推进网格化服务和管理..............................108 第二节提高基层治理服务能力..............................108 第三节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管理..............................109 第四节健全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110 第二十四章健全公共安全体系....................................110 第一节加强安全生产................................................110 第二节保障食品药品安全.......................................111 第三节推进平安仁寿建设.......................................111 第四节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112 第五节完善防灾减灾体系.......................................113 第六节加强国防动员能力建设..............................113 第二十五章加强政策措施引导....................................114 第一节促进投资消费稳定增长..............................114 第二节强化政策保障................................................114 第三节合理有效使用财政资金..............................115 第二十六章强化重大项目支撑....................................115 第一节科学谋划重大项目.......................................115 第二节推进重点项目建设.......................................116 第三节健全项目管理机制.......................................116 第二十七章完善规划实施机制....................................116 第一节健全规划体系................................................116 第二节完善目标考核................................................117 第三节做好监测评估................................................117 名词解释和说明....................................................................119
仁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仁寿深入推进国家级全域天府新区建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成绩和问题,认真分析“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环境,准确把握未来发展态势,顺应群众美好生活期待,科学制定《仁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本规划纲要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市委“两个率先”决策部署和《中共仁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重要参考,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和宏伟蓝图。 第一篇总体要求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规划背景 第一节“十二五”时期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在中央、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团结带领全县162万干部群众,抢抓千载机遇,推进跨越发展,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翻一番,提前五年完成中央、省委、市委规定十年翻一番的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质量、速度、效益创历史新高,谱写了仁寿崛起的宏伟篇章。 坚持全域发展不动摇,强力实施仁寿国家级全域天府新区战略,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跨越提升。“十二五”期间,我们抢抓天府新区建设重大机遇,站高谋远,创新决策,始终坚持“融入成都、全域发展,三化联动、富民强县”工作思路,强力实施国家级全域天府新区战略,深入拓展“县城牵引、四区支撑、十极突破、全域发展”路径,推进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县GDP年均增长13.1%,2014年突破300亿元大关,成为全省78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中进入“300亿元俱乐部”的4个县之一;2015年达340亿元,是2010年的1.9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4.8%,每年上一个台阶,分别突破10亿元、15亿元、20亿元大关,是2010年的4.5倍,总量在全市6个区县、全省20个百万人口大县和78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中连续3年均居第1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3%,总量连续5年居全市第1位。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分别达25933元、11576元,是2010年的1.8倍、2.1倍。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0.3:53.8:25.9。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的排位从2010年的44位上升为2014年的27位,累计上升17位,是全市升位最快的区县,进入全省丘陵区县前10强;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天府新区重点县、全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省级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县,连续两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主动作为创一流一等奖。 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率先建成全省工业强县示范县。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煤化工6大主导产业,中国建筑钢构西部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74户,比2010年增加33户,总量居全市第1位,其中亿元企业达110户,比2010年增加42户。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比重达到42%,比2010年提升22个百分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1户。建成视高、文林、汪洋、富加4大工业园区。天府新区仁寿视高建成全县首个百亿园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全省“51025”【1】重点发展园区。文林工业园区建成全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汪洋循环经济园区64户耐材企业整合升级重组为14户,建成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富加工业园区成为县域副中心仁东增长极的重要支撑。201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大关,是2010年的2倍,总量居全市第1位。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首批14个工业强县示范县之一,仁寿实现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华丽转身。 坚持城镇发展不动摇,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规模和品质进入全省县级城市前列。“十二五”期间,全县城镇建设累计投入265亿元,是“十一五”的3.5倍。坚持“生态打底、引水入城、文化立城、基础先行、新型形态”理念,高标准编制完成“一心四区十极全域”的县城规划和城镇发展体系规划。总投资32.5亿元、占地5600亩的以中央水体公园、仁寿城市湿地公园、文化公园、响水六坊公园为轴线的城市生态水体文化长廊加快建设,中央水体公园正式开园,仁寿城市湿地公园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城市生态水体文化长廊成为惠及市民的百年工程。县城建成公园17个,面积是2010年的10倍。与四川铁投、成渝公司签订总计10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等大型企业组团开发城市。“十二五”期间,全县共开发商住房520万平方米,是“十一五”的2.5倍;建筑业总产值达243亿元,是“十一五”的2.18倍。县城规模拓展11.8平方公里达33平方公里,人口增加10.8万人达37万人,50万人、5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城市道路主骨架基本形成。天府新区仁寿视高产城一体良好格局基本形成。富加县域副中心仁东增长极带动东部片区加快发展。富加、汪洋被评为全国重点镇,黑龙滩等4个镇纳入全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实效,龙正等4个镇成功创建省级环境示范镇。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旅结合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四川省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成为全省三大粮食基地之一,带动全县粮食产量连续12年保持全省第1位,累计10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6年荣获“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天府花海观光农业园区建成全省最大的非洲菊基地。12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培育现代农业业主、家庭农场、农民专合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870户。农旅结合协调发展,黑龙滩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文宫镇石家村“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经验全省推广,蝶彩花卉基地、文宫中国枇杷之乡、钟祥蜀色天乡、曹家百年梨乡成为农旅结合样板。成功创建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十二五”期间,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4.9%,增速保持全市第1位。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不动摇,加大投入力度,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十二五”期间,全县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入超过200亿元,是“十一五”的5倍。打通国道213线二峨山隧道,实现翻越二峨山到穿越二峨山的梦想;成赤高速仁寿段、遂资眉高速仁寿段建成通车,仁沐新高速仁寿段、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仁寿段正加快建设;世界级天府中轴延伸线——天府仁寿大道视高清水段建成通车,实现与成都同城发展;经过五年不懈努力,连汪燕铁路开工建设,结束了仁寿没有铁路的历史;5条高速、3条仁寿至成都城市干道、2条国道、2条铁路、对接2大机场的“53222”综合交通格局加快形成。水泥路通村率达100%,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4条,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大力实施全域电网工程,电力累计完成投入21.87亿元,是“十一五”的4.4倍,形成坚强电网。成为全省三个宽带中国·智慧四川光网宽带信息镇试点县之一。42个乡镇开通天然气。 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大力破解瓶颈制约,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稳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等多项改革。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行政效能大幅提升,项目审批时限由180天缩短至61天,工作经验全省推广;创新国税倒置办税流程,做法获得国家税务总局充分肯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每年平均新申请专利160余项,累计达800余项。制度创新成效明显,创新建立并坚持项目委员会、规划委员会、土地管理、公共资源交易、县政府常务会集体确定国有建设用地起拍参考底价等制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提升。金融创新稳步推进,成为全市金融机构种类最齐全的区县,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坚持民生大投入不动摇,真情为民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幸福感大幅提高。坚持执政为民、共建共享,每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累计脱贫18.3万人,旅游精准扶贫经验全国推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先进;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1.38万套。“三大工程”成效显著,统筹城乡全域安全饮水工程基本完工,60个乡镇、160万群众喝上安全水、健康水,实现城乡饮水同网同质同价,被评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全县有效灌面达1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7.5%,比2010年提高4.5个百分点,被省政府评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先进集体。2015年高考8项指标居全市第1位,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文理科状元首次同时为仁寿考生;成功引进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天府校区、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中国武警警官学院天府校区3所大学,结束了仁寿没有大学的历史。县人民医院建成全国县级百强医院,县中医院被评为三级乙等医院,血吸虫病防治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县文化馆、图书馆成为国家一级馆。法治仁寿建设稳步推进,网格化服务体系全面建立,特殊人群“1352”服务管理模式【2】全县推广。通过大发展实现小信访、大接访实现小信访、大机制实现小信访、大方法实现小信访、大民生实现小信访“五大五小”工作法,信访总量连续8年下降,工作经验全国推广。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法院、检察院、公安等单位履职尽责,全县人民对治安的满意率达98%以上。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全县大局平安稳定。 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从严从实管党治党,班子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创新开展“学先进、转作风、建阵地、惠民生”和“诚实做人、干净干事、务实担当”主题教育等活动,建成虞允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暨廉政教育基地等四大基地,思想建设凝聚发展共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县委班子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积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权,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县政府坚决贯彻县委决策部署,履职尽责,开拓进取,推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县政协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党管武装工作成效明显,在国防建设、应急救援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统战、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关工委、科协等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年轻干部培养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对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敢于打破常规,按程序大胆提拔使用,干部年龄结构、文化水平更加优化,确保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2011年县委换届以来,先后提拔使用80后科级领导干部78名,其中80后正科级领导干部达12人;全县科级领导干部中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干部达279人,比换届前增加90人,全日制研究生学历领导干部实现零的突破。树立开放的培训理念,先后选派251名干部到浦东干部学院及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培训,组织全县618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到中国武警警官学院集中培训,干部党性和能力素质明显提升。创新部门乡镇领导干部交流机制,选派7名优秀年轻领导干部在乡镇和部门交叉挂职,了实情、办实事、出实绩,干部全局思维、长远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坚持把干部放到经济建设主战场进行培养锻炼,着力培养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干部,全县急需紧缺专业科级领导干部达35人。坚持人才强县战略,大力实施“双百工程”,2011年换届以来,新增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1258人,总数达3003人。人才学历结构更加优化,大学本科20329人,比换届前多9731人;硕士401人,比换届前多209人;博士8人,实现零的突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618个村(社区)阵地全部达到室内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室外活动面积600平方米的标准化要求,落实每个村(社区)每年3万元运行经费、5至10万元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经费,先后5次提高村(社区)干部报酬,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健全园区管理体制,助推园区和企业发展。大力弘扬“勤劳勇敢、好学善思、团结互助、勇于担当”的仁寿人民精神,深入践行领导挂帅抓落实工作法、一线工作法、专业工作法、系统工作法“四种工作方法”,创新建立县、镇(乡)、村、社“四级”工作日报告制度,旗帜鲜明反对“四推干部”,干部干事创业蔚然成风。全面落实“两个责任”,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2014年政风行风暨发展软环境测评排名全市第1位,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连续5次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第二节“十三五”时期发展形势 经过“十二五”时期发展,仁寿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挑战机遇相互叠加,处于重要转型跨越期。 发展环境。从国际看,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国际区域贸易合作格局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我省看,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3】,积极采取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全省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从我市看,全市经济加快发展,正在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极,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全省创新发展先行区、统筹城乡先行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开放合作先行区和全面小康先行区。 战略机遇。全国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重大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仁寿位于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交汇点,是国家级天府新区、成都城市群核心组成部分,除视高镇全域纳入天府新区核心区外,清水镇、兴盛镇、文宫镇、鳌陵乡、高家镇、观寺镇6个乡镇、314平方公里成为天府新区协调管控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即将开工建设,综合政策优势集中爆发,迎来政策支持的重要机遇期。我县经济总量突破300亿元大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经济增长能级实现跃升,正向着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市场经济运行有序、社会需求更加旺盛、开放合作更为广泛的阶段发展,进入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各项改革红利逐步释放,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仁寿处在既有发展空间、又有发展动力的重要机遇期。加之全县上下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良好,主动作为创一流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汇聚起了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这些都为仁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跨越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严峻挑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思想解放不够的挑战,在政治经济社会新常态下,个别干部思想观念相对滞后,仍然按照传统农业思维抓发展。开放不足的挑战,有的干部群众认识不到开放合作的重要性,开放合作意识不够;有的干部群众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阻碍开放合作。高端人才不足的挑战,虽然近年来我们引进了大批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端人才仍然不够,与仁寿国家级全域天府新区建设不相匹配。经济结构性矛盾的挑战,一产占比较高,三产占比偏低;工业主导产业特色不鲜明,缺少大产业、大企业、大品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休闲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新型农业还有待加快发展。资源约束加剧的挑战,人多地少的矛盾,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资源竞争压力增大,培育发展比较优势难度增大。 在新常态下,我县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已经发生较大变化,机遇大于挑战,信心大于困难,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断开拓仁寿发展新境界。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市委“两个率先”决策部署,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融入成都、全域发展、三化联动、富民强县”工作思路,继续强力实施仁寿国家级全域天府新区战略,深入实践“县城牵引、四区支撑、十极突破、全域发展”路径,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节基本原则 “十三五”时期,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要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政府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立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十三五”时期应坚持遵循以下八条基本原则。 坚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县当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布局合理优化发展。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定位一心、四区、十极、全域发展空间布局,形成统领全域的总体规划。 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要求,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合理布局生产力,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坚持绿色低碳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开创仁寿生态文明新时代。 坚持开放合作共赢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树立开放意识,大力招强引优,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支持优势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坚持民生优先共享发展。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保障基本民生,重点推进精准扶贫,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依法治县规范发展。加强法治仁寿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以安定和谐、充满活力的氛围,保障改革持续推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持续稳定。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发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为全县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第三节发展目标 充分考虑我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的优势,到2020年,努力建成国家级天府新区创新创业的战略基地、协调协同的发展高地、宜居宜业的绿色宝地、开明开放的前沿阵地、共建共享的民生福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创全国百强县。 保持高于全省全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借力“十二五”时期实施全域天府新区战略奠定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品牌优势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当好全市领头羊、排头兵,到2020年,GDP年均增长8%达5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达423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达32亿元。到2020年,一二三产比例优化为18:51:31;城镇化率达45%。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逐年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到2020年突破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到2020年突破1.8万元,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合理设置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安全生产等领域指标,量力而为安排居民福利政策。 发展质量迈向中高端水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科技、产业、企业、市场、产品、业态和管理等领域全面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科学利用国土空间布局,合理划分生态红线区、城镇建设区、产业发展区,加快生态仁寿建设步伐,美丽仁寿建设取得新成效。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稳步提高,湿地保护取得新突破;空气质量达标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显著提高,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国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团结友爱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仁寿教育、仁寿文化等影响进一步扩大,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依法治县和从严治党取得重大进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推动形成尚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依法治县新格局;继续推进从严管党治党,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篇创新发展增强发展新动力 推动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抓住仁寿被确定为省级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县历史机遇,争创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创业示范县,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攻坚,实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加快形成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创业的新引擎。 第三章实施创新创业攻坚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围绕五大重点,强化三大保障,力争三年突破,五年基本转型,实现两大目标,建设国家级天府新区创新创业战略基地,加速推进全域天府新区魅力仁寿建设。 第一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进一步深化行政效能建设,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新机制,完善金融支持政策、财政扶持政策、产业配套政策、人才激励政策和政务服务政策五大政策,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实现两大目标。创新创业主体竞相涌现,到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00户以上,新增小微企业2500户以上。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到2020年,拥有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实验室和博(院)士工作站的企业占全县40%以上,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15户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35%以上。 突出五大重点。夯实创新创业平台,到2020年,天府新区仁寿视高园区、文林工业园区分别建立10000平方米以上的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其它园区分别建立5000平方米以上的孵化园,为创新创业提供广阔的众创空间。壮大创新创业主体,到2020年,全县孵化培育60户以上小微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14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长为亿元以上企业,培育2户以上企业成功上市。深入推进质量强县战略,加强质量基础工程,支持企业开展ISO标准化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构建符合全县产业发展要求的质量检测体系;推进质量品牌工程,建立奖励机制,到2020年争创驰名商标2个以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以上和省政府质量奖1个;推进质量安全工程,强化质量安全责任,加强质量监管和质量风险监控,推动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和人才培养“走出去”战略,加快构建劳动者职业培训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新活力。到2020年,全县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600名以上,培育150名以上优秀创新创业者。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采取专利入股、质押、转让、许可等方式促进专利实施获得收益。加强与成都、中关村等国家级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的对接,争取其高新技术成果在仁寿实现异地转化。加大财政金融扶持,每年从产业发展资金中安排30%以上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激励创业;鼓励县内各金融机构开发金融新产品,最大限度满足创新创业资金需求。 强化三大保障。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机制,完善仁寿县全面推进万众创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创新创业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完善商事制度,推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允许“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探索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化登记管理。建立创新创业奖补机制,实行创新创业贷款贴息、创业奖励、就业保险补贴、培训补助等政策。凝聚创新创业合力,政府职能部门主动加强协同配合,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措施,强化对众创空间的指导,支持园区创新创业平台探索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不断完善万众创新服务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全社会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理念,树立崇尚创新的价值导向,将创新创意转化为创新创业。树立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企业和优秀创新创业者,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第二节建设天府新区创新创业战略基地 以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改革,增强创新对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建成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国家级天府新区创新创业战略基地。 “三年实现突破”。力争通过三年攻坚突破,率先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创新创业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构建起创新创业长效机制,对全省创新驱动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初步培育一批国内先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 “五年基本转型”。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在全省率先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动力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人才结构基本转型,区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力争跻身全国百强县。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到2020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不低于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第四章推进产业创新发展 全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形成先进制造业、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体系。 第一节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不移走工业强县之路。主动对接全省工业强基工程,全面完成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引导产业、园区、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成套化、集约化等方向发展,把仁寿建成全省新型工业示范先行区。到202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800亿元,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提高1.5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占比提高到48%以上。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引导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实现流程再造、工艺再提升,培育竞争新优势。 ——建材产业。向高端、节能、环保方向延伸,打造新型建材产业集群。鼓励建宝水泥、鑫统领建材等龙头企业,通过强强联合、重组兼并等抱团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在建材行业的集中度和市场份额,成长为行业省内领军企业。主要在汪洋循环经济园区布局,重点发展水泥、陶瓷和新型耐材等。到2020年,实现建材产业总产值85亿元。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向绿色健康、个性化、多样化延伸,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福仁缘科技、金鹅纺织、玉泉集团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食品饮料制造、服装纺织、肉类深加工等传统优势行业。主要在富加工业园区布局,重点发展果蔬加工、调味品、糖果糕点等。到2020年,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总产值100亿元。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大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开发力度,围绕产业链上下延伸,加强产业集群配套协作,推动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培育竞争新优势。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生产制造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关键基础件、检测设备、海洋工程关键系统装备和配套设备等。以中建钢构、恒重压缩、桑尼机械等企业为龙头,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要在天府新区视高园区布局,重点发展成套设备、重型钢构等。到2020年,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150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通信和网络、新型显示、汽车电子、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云计算、半导体照明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中天丹琪、灵动信息技术、伟易达科技、锐宏电子等企业为龙头,发展新型触摸屏产业链、高精密汽车电子电路板及多层板产业链、光纤及特种光缆产业链、软件开发及应用产业链,覆盖高低压控制系统、智能传感器、五线电阻屏、触摸显示器、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OPGW(特种光缆)、LED模组、电子商贸物流等产品体系。在天府新区视高园区、文林工业园区布局。到2020年,实现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15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新型制剂、化学药物、医疗器械等生物医药领域。以科伦药业、双陆医疗器械等企业为依托,推进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在文林工业园区布局。到2020年,实现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40亿元。 ——节能环保产业。以能源高效利用、环境污染防治、循环利用等领域为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环保装备和产品。以莱福德科技、天琴光电、艾英特光电等企业为龙头,打造新型环保装备与材料产业集群、LED光电节能产业集群,覆盖高效节能照明、环保材料、净化系统成套设备、高效纤维过滤器等节能环保产品体系。主要在天府新区视高园区布局。到2020年,实现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20亿元。 ——新能源产业。以倍特电动车、圣裕电子等企业为龙头,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智能电网、太阳能光伏及其应用等领域,大力推进新能源高端装备的研制和生产。主要在天府新区视高园区布局。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产业总产值20亿元。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先进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以中广核拓普新材料、鼎润新材料等企业为龙头,开发特种建材、化学新材料、加重剂(减轻剂)、高分子材料、真空镀膜、锂电池隔膜等新材料产品。在天府新区视高园区、文林工业园区、汪洋循环经济园区布局。到2020年,实现新材料产业总产值40亿元。
第二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方向,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县长责任制,突出抓好“两园十二基地”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采取休耕等多种有效办法解决地力下降问题,巩固全国产粮大县地位,粮食年产量稳定在82万吨左右。以生猪规模化生态养殖为重点,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突出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发展优质粮油产业,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推进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推进以四川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成标准农田建设12.5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40万亩左右、油料等经济作物108万亩以上;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粮油单产水平,推进优质粮油产品深加工与品牌化建设。加快发展经济林产业,加快发展枇杷、梨子、清见、不知火等仁寿特色水果,到2020年,全县新发展(改造)优质枇杷5万亩,总面积达26万亩;新发展清见、不知火2.5万亩,总面积达25万亩。试点发展优质林产业,在西北部的洪峰乡等6个乡镇和南部的天峨镇等10个乡镇,建设林产业大示范片。积极发展安全“菜篮子”产业,优质蔬菜基地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蔬菜种植总面积发展到40万亩以上。推动发展优质畜禽产业,保持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生猪、肉兔、肉鸡、肉鸽等主要畜禽良种化水平达96%,畜产品深加工率达50%。加速发展优质水产业,打造优势水产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个,发展名优水产1万亩,每年新增水产品2000吨。
图1仁寿县特色农业基地示意图
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入户与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建设,构建“县级为中心、乡镇为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创新推广机制,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新建畜产品和投入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饲料质量检测中心,构建“县级为中心、乡镇为基点、村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体系。推进农业机械化,引进和推广适合仁寿丘陵地区的新技术和新机具,广泛开展农机新技术新技能培训,做好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推进气象服务事业建设,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新建20个乡镇标准化示范站,建设以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应用和车载式移动雷达为一体的人工影响天气监测体系。采取政府采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公益性服务。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合作、土地托管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转变为“有能力、有资金、有规模、有市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2020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达763个,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达24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能力明显增强。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方向,推进农业园区向旅游景区、农业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变,提升农业附加值,重点在文宫镇、黑龙滩镇、清水镇、曹家镇、方家镇、钟祥镇等乡村旅游基础较好的乡镇发展观光体验农业。加快推进中国枇杷公园、天府农耕·响水六坊、文宫石家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天府香颂、建远生态山水国际等农旅结合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开发特色村镇、康体养身、自驾游营地、乡村客栈和酒店等特色突出、业态丰富、功能齐备的乡村旅游产品,把仁寿建成成都近郊特色农产品供应地和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创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方式,鼓励和支持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提升农业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第三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康养服务、科教服务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到2020年,服务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 着力发展电子商务。抓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打造功能完善的电子商务产业链。加快建设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乡镇区域配送中心、乡镇电商服务站和村级电商服务站四级物流配送体系,推动电子商务进企业、进市场、进农村、进社区,构建便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以西南网贸港为载体,为小微电商提供办公场所和专业指导,孵化培育一批本地创新型电子商务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规模电商,建成西南电子商务基地。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引导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集中发展,构建“一园区(文林园区)四中心(天府新区视高园区、汪洋园区、富加园区、临港经济区)”物流空间格局,抓好城市配送中心和快递分拨、仓储中心的建设,以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为重点提升物流业现代化水平,建设川西南重要物流集散中心。建立完善物流公共信息、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平台,推动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乡镇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群众用邮需要。到2020年,现代物流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 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建立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平台,实现银企快速对接。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融资性担保行业整体发展,进一步扩大保险服务范围,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积极发挥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贫开发、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等的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切实解决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不足问题。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支持以民间资本为主体发起设立的金融组织,促进金融机构发展、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效率提高。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金融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培育发展养老健康服务业。实施“健康仁寿”战略,探索发展中医保健、护理康复、临终关怀、健康咨询、数字医疗等养老健康服务业。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创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康养业。以黑龙滩风景区、三岔湖仁寿景区、二峨山为重点,大力开发全产业链康养旅游服务产品,打造以健康养老养生为主的高端健康服务体验中心。到2020年,养老健康服务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深入挖掘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黑龙滩、三岔湖、仁寿大佛、双堡牌坊、虞丞相墓、奎星阁等旅游景点。黑龙滩风景区、三岔湖景区积极融入成都旅游环线,重点发展休闲养生、观光旅游等,建成成都周边市民旅游首选地。坚持高端定位、生态发展、合作共赢,加强一、三产业互动融合,大力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加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注重在项目的建筑风貌、配套设施、接待服务、商品开发、演艺活动和宣传营销等方面全方位注入文化元素,塑造文化品牌。加快推进蜀色天乡、蝶彩花卉园、建远生态山水国际等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特色旅游商品、特色餐饮深度开发,提升档次和质量。到2020年,文化旅游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 加快发展科教服务业。培育发展支撑产业升级转型的科技服务和教育培训体系,着力培育研究与实验、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科技信息与咨询、新兴专业技术服务等科技服务业和现代职业教育服务业。到2020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5家以上,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新增2家以上。集中科技资源,逐步建立起服务功能完备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和资源共享机制;重点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和资源共享机制;重点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科技服务平台及一批具有区域行业优势的研发机构、省级检测认证中心;大力发展技术评估、专利服务、产权交易、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中介服务机构。提升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天府校区、中国武警警官学院天府校区、川航海峡两岸飞行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仁寿县职业教育中心等建设,逐步形成以科技教育为主的产业支撑;支持校企合作,建立重点产业技能型人才、新兴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鼓励在产业集聚区(园区)建设一批专业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依托天府花海仁寿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四川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加快发展其他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完善城市商贸设施。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地产开发商和投资商参与商业区建设,加快打造城市新商圈。鼓励开发和建设城市商业中心和商业综合体,引导高端零售业态聚集发展,打造仁寿城市级商业中心。结合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推动餐饮住宿业品牌化、连锁化、规范化、便利化发展。建立健全各类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大力发展会计审计、工程咨询、信用担保、创意服务、广告会展、职业培训等中介服务业。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管理的综合作用,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修理、废旧物资回收等行业,满足家庭生活多样化服务需求,加快社区服务规范化和网络化。
第四节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 “互联网+”工业。引进优质互联网平台企业,启动“仁寿制造2025”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积极参与四川省“互联网+制造”云平台建设,鼓励制造企业充分利用云计算服务,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力争2020年底平台用户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互联网+”农业。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善部门监管、企业管理、公众查询三大平台,初步实现数据整合、交换和共享,确保对蔬菜、水果、兽药、饲料、动物标识、畜禽产品及水产品等进行质量追溯。开展农业物联网示范,选择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应用物联网技术对畜牧水产养殖、果蔬大棚生产及农机提排灌等实施精准化作业示范。强化“三农”信息服务,打造农业生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12316“三农”服务热线、网站、移动媒体等多种手段,提供及时精准的信息服务和指导,完善和健全60个乡(镇)、村级信息服务站点,有效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互联网+”物流。利用视高、文林、临港等园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培育一批信誉良好、服务到位、运作高效的快递物流企业,加快社区网络购物、快递投送场所建设。利用“54322”综合交通体系【4】,努力把我县打造成全市、全省及西南地区电子商务物流枢纽。 “互联网+”金融。融入全省融资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筹集经营发展资金,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矛盾。全力推进和实施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讯通工程”建设,加大ATM机、POS机等自助机具在乡镇的布设力度,加强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应用和支付清算系统建设,推广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支付工具。 “互联网+”旅游。推进“互联网+”智慧旅游试点示范,开展蝶彩花卉园、文宫石家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建设。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推送技术,积极实施黑龙滩、三岔湖、高家大佛等旅游品牌创建活动。制定全县智慧旅游建设规划。 第五章推进科技创新 充分利用我县位于成都经济圈和成都创新资源密集的优势,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科研院所和产业园区,加快培育、引进、合作,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促进全县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第一节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突破 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对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中支持事关仁寿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研究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明确技术壁垒,找准技术瓶颈,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加强“互联网+”产业跨界融合技术创新,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技术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产业创新链,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 第二节构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中天丹琪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骨干作用,新建一批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地方科技攻关项目申报和实施。积极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联盟建设,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单位与仁寿企业、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联盟。推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共享科研设备、设施。 第三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大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健全“科技进步奖”、“科技突出贡献奖”评选奖励机制,营造全社会成员参与发明创造的浓厚氛围。建立完善科技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的现代组织制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融资力度。完善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开放共享机制和科技创新成果市场转化机制,改革科技评审评估和成果评价奖励等制度。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 第四节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加强公民知识产权意识,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全力做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名牌培育工作。实施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战略,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专利、商标、技术秘密等管理制度。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交易、专利代理等中介服务机构。 第五节积极发展科普事业 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科普投入机制。继续开展“三下乡”、“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活动,提高全民科普素质。充分发挥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推动科普工作由活动型向常态型转变。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科技普及度。加强科普工作队伍建设,发挥科普志愿者在全民科普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不断推进全县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第六章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全面落实各项改革部署,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确保各项改革取得突破。 第一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要求,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进一步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为着力点,进一步简政放权,认真落实省市下放、取消、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确保“接得住、接得稳、运行好”。建立完善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推动政府管理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加强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职责,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理顺职责关系,建立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放宽乡镇人权、事权等管理权限,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进一步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二节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发展完善各类生产要素市场,搭建要素交易平台,促进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运营。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PPP【5】合作模式。 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科学界定民间投资范围,拓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实行“非禁即入”,破除隐形障碍,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能源、公共服务等领域。完善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支持政策,逐步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实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和运营模式,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投资决策、建设和运营监督管理制度。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票据融资,通过债券市场筹集资金,鼓励众筹融资平台规范发展;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领域,积极推广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落实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事权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构建稳健财政,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编制中长期财政规划,防范和控制债务风险。构建绩效财政,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完善绩效评价与支出预算挂钩机制。建立全口径预算管理,建立健全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健全预算公开机制,增强预算透明度。严格落实省市财税管理要求,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有效监督,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规范政府债务行为,切实化解基层债务。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增强县级财税综合调控能力。 第三节稳步推进农村改革 抓好农村改革试点工作。在眉山天府花海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四川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先行试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流转规范管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四项改革,为全县农村改革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总结可复制的经验,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出让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向农民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有序适度规模流转。到2020年,实现土地流转45万亩。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三农”工作投入力度,对投向相近、目标相似、来源不同的涉农资金进行整合使用,重点向“两园十二基地”以及脱贫攻坚重点区域倾斜。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探索涉农项目、农业补贴资金重点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主要农产品倾斜的途径和办法。深入开展支农资金“补”改“投”试点,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四节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金融业创新发展。支持金融机构产品创新,鼓励驻仁寿金融机构不断转变观念,开展排污权、收费权、集体林权、特许经营权、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应收账款等担保创新类贷款业务。支持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系统、银行卡网络系统、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征信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支持发展网上金融业务,支持金融机构继续深入开展个人理财、个人银行、投资顾问、消费贷款等业务。深化成都仁寿金融服务领域合作,力争实现成都仁寿两地银行同城化结算,在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公共事业、小额支付等方面推进金融“一卡通”,享受同城待遇。 加快保险业创新发展。鼓励支持保险机构开发新型商业健康保险,大力发展涉及公众利益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校园安全等领域的社会责任保险,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特色种植与养殖保险、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新型特色农产品保险,扩大“三农”保险覆盖面,提高“三农”保险保障程度。继续完善保险机构区域布局,支持发展县、乡两级保险营销服务机构。初步建成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共同发展的结构合理、互补共赢、竞争有序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到2020年,年均保费收入达9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强与各类场外交易市场的合作,持续开展对企业的融资培训工作,促进我县企业通过“新三板”、“新四板”等场外交易场所实现融资,到2020年,实现2家以上企业上市融资;依托天府商品交易所、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川藏股权交易所等平台,为仁寿企业提供股权、债权、环境权益、预期收益权、知识产权、大宗商品等多元化的交易场所和融资服务。 创新农村金融支持机制。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全面实施金融创新服务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开展银保和银政企业合作、农村信用体系、支农再贷款省级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主办银行制度、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探索融资租赁、大中型农机具抵押,农产品存货质押、订单融资,农业补贴资金担保贷款;适应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合理开设授信权限、贷款期限和额度,优化金融服务流程。稳妥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设立村镇银行,逐步实现乡镇全覆盖,稳步提高村镇银行民间资本持股比例。到2020年,引进3家以上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内设立分支机构,鼓励现有的县内金融机构到园区、乡镇设立营业网点。进一步提高全县金融服务覆盖率,在全县初步建成由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其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构成的较为完善的银行业机构体系。到2020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00亿元,新增28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各项贷款余额达到400亿元,新增2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第三篇协调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第七章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拓展“县城牵引、四区支撑、十极突破、全域发展”路径,通过辐射带动形成全域竞相发展新局面,合理划分区域空间,建设国家级天府新区协调协同试验基地,积极争创全省多点多极支撑示范县。 第一节加强县城牵引 充分发挥县城的牵引作用,加快形成我县经济发展辐射中心。依托成赤高速、遂资眉高速、仁简高速、天府仁寿大道延伸至县城等交通区位优势,着力打造以文林镇和文林工业园区为中心的核心增长极,按照以城为主、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建设持续性宜居性的中心城区,在文林工业园区加快培育西南网贸港、灵动信息技术、科伦药业等龙头企业,做大电子信息及其配套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0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实现税收6亿元。按照宜业宜居宜商的发展目标,积极招引优质产业项目入驻,推动现代物流、教育、现代金融、商贸业、住宅等产业协调发展,到2020年,把县城打造为产值超过600亿元、县城规模达5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50万人的天府新区南部区域性现代化中等城市。 第二节做强四区支撑 以东南西北四个园区为发展重点,按照“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功能优化、集约高效”原则,打造四区支撑发展的新局面。 ——北部经济增长极。抓牢国家级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历史机遇,以天府新区仁寿视高园区、视高镇和天府新区协调管控区为支撑,着力打造北部增长极。天府新区仁寿视高区域按照以工为主、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坚持产业高端、城镇高品质切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新城。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打造高端装备制造、通讯电子、新能源电动车、LED光电“四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中建钢构西部重型钢构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银利汽车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LED光电创新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成高端产业聚集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创建国家级孵化中心,鼓励企业搭建国家级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引导企业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将天府新区视高园区建成全省新型工业示范基地。到2020年,视高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实现税收12亿元。坚持协调协同发展,加快天府新区协调管控区清水镇、兴盛镇、文宫镇、高家镇、鳌陵乡、观寺镇6个乡镇、314平方公里规划编制,重点发展生态保育、休闲旅游和生态农业,支持天府新区核心区发展,建成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天府新区生态屏障。 ——东部经济增长极。以富加镇、富加工业园区和四川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为核心,按照“基础先行,项目引领,招优引强、服务至上”的理念,以城为主、统筹城乡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县域副中心仁东增长极。利用成赤高速、遂资眉高速、国道351线的交通优势,加快发展通道经济。富加工业园区以福仁缘枇杷、盛昌食品、蓉久记食品等企业为龙头,做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到2020年,富加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户,工业总产值达100亿元,实现税收3亿元。四川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建成全省高产优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 ——南部经济增长极。以汪洋镇和汪洋循环经济园区为支撑,按照以工为主、统筹城乡的发展模式,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南部经济增长极。汪洋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重点研究煤炭工业转型,提高能源梯级利用水平。以连汪燕铁路为纽带,松峰乡、汪洋镇、识经乡、天峨镇、禄加镇、宝飞镇等联动发展,优势互补,加快现代物流业。到2020年,汪洋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80亿元,实现税收3亿元。 ——西部经济增长极。按照市委、市政府功能定位,以黑龙滩风景区、天府花海观光农业园区、黑龙滩镇和龙正镇为支撑,重点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高端商贸主导产业,加快中铁贵旅、花井沟、黑龙滩国家级湿地公园和国家良好型湖泊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景城一体示范区。 第三节加快十极突破 依据现有产业基础、自然禀赋,加快禾加镇、宝飞镇、彰加镇、钟祥镇、满井镇、文宫镇、龙正镇、清水镇、龙马镇、北斗镇十个区域中心镇建设,重点发展新型小城镇、林果业、现代物流业、乡村旅游等,逐步形成镇镇有特色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底部基础,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加快发展。
第四节推进全域发展 全县其余45个乡镇主动对接区域中心镇,按照功能分区,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与周边乡镇加强协同,实现资源、信息和平台等共享,既开放合作整体联动共同发展,又突出各自特色相互竞争,形成全域发展生动局面。 图2仁寿县“十三五”时期重点区域发展布局示意图
第五节合理划分区域空间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主体功能区划分,强化全域统筹,充分保护和尊重自然生态本底,合理划分城镇(工矿)、农业、生态三类空间,明确各类空间功能定位,强化空间边界管控,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总体空间格局。 ——城镇建设空间。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区域,包括城镇建设、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交通、水利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空间,范围控制在31203.1公顷内,占县域面积的12.3%。加快划定城镇空间开发管制界限,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完善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强化用途管制。 ——农业发展空间。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包括农业生产用地、设施用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建设用地,到2020年范围控制在153199.8公顷内,占县域面积的60.4%。以守住耕地红线和基本农田红线为目标,严格划定、特殊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到2020年确保基本农田不少于84605公顷,占县域面积的33.4%。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确保实有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基本稳定,切实保护农业发展空间。 ——生态保护空间。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重要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态治理区及其他类型生态区域,承担保护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确保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增强水土保持等重要功能。到2020年生态保护面积达到62571.9公顷,占县域面积的24.7%。加快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明确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构筑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图3 仁寿县“十三五”时期空间管制规划图
第八章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统筹整体发展。 第一节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按照“生态打底、引水入城、文化立城、基础先行、新型形态”理念,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健全城镇发展体系,努力提升城镇发展品质,加快融入成都城市群,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完善城镇发展体系。加快构建以县城为核心,以视高、黑龙滩、富加、汪洋四镇为骨干,其它中心镇和一般乡镇为补充的现代城镇体系。提升县城发展品质,按照“一中心、多组团、网络化”的模式,加快仁寿城市湿地公园、文化公园等项目建设,提升中心城区公共服务水平,力争建成50万人、50平方公里现代化大城市。依托西南网贸港、红星美凯龙等项目,实现产城一体协调发展;依托水体景观,打造城市宜居新品质。加快重点镇扩容提质步伐,加快视高镇、富加镇、黑龙滩镇、汪洋镇四个国家级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场镇规模,全面提升场镇品质,切实增强其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以文宫、龙正等中心乡镇为重点,统筹规划发展一批3至5万人特色小城镇,加强中小城镇服务保障能力。继续优化乡镇行政区划,积极推进规模较小、经济总量不大、乡镇间距离较近的乡镇合并。 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突出天府新区仁寿特色,进一步挖掘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元素,培育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独具风格的城镇。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体系、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城市停车场建设,推进城镇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防灾减灾、公共绿地、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提高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建设“智慧城市”【6】、“海绵城市”【7】。优化城镇生态环境,开展“绿色城市”【8】行动,加强城镇绿化、美化,让绿色铺满大街小巷,植入千家万户,全面实施“蓝天绿地”工程,大幅度增加城市绿地空间,确保城市新区建设与绿化用地建设同步进行。完善城镇公共服务功能,统筹建设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维护经费投入。坚持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壮大城镇的经济实力,增强产业支撑,提升城镇承载能力。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实施居住证制度,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居家进城落户。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推进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推进“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完善商品房配建保障性住房政策,在农民工集中的园区建设单元型或宿舍型公共租赁住房,探索由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进一步做好棚户区改造工作,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创造条件。以满足改善性住房和新市民住房需求为出发点,统筹推进户籍、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消化房地产库存。加强转移人口就业服务,促进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整合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推进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加强农民工人文关怀。积极引导农民工参加党组织、工会和社团组织,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参政议政和参加社会管理,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科学文化和文明素质,营造农业转移人口参与社区公共活动、建设和治理的氛围。 图4仁寿县“十三五”时期城镇体系规划图
第二节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建设模式和“钩檐作脊、灰瓦白墙、前庭后院、坡行屋面”川西民居风格,改造提升旧村落,保护修复传统村庄院落民居,打造“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和治理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成“五新一好”【9】的新村聚居点860个、幸福美丽新村527个,建成大规模、多功能、现代化、高效率、开放型的农村新型社区34个。建成全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新农村示范县。 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加强农村道路、用水、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升农村道路等级,逐步实现建制村通油路,改善农村公路出行条件。保障农村用水安全,完善全域安全饮水、全域灌溉长效管理机制,加强饮用水源、库塘、灌溉渠系的建设和治理,确保农村生活生产用水安全。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实施农村沼气、天然气等农村能源工程,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粮”等农村生态能源利用模式。推进“宽带乡村”建设,完成国家宽带乡村试点工程,加快建设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村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改善农村面貌。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深入推进“1+6”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新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村民小康幸福指数。以“为民、利民、便民”为核心,加大村级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农村人口集中的中心村规划建设综合公共服务设施。整合功能相近或相似的服务设施,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综合效益。继续实施“三支一扶”【10】工程、大学生村官等政策,不断充实基层公共服务人才队伍。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为加强农村服务留住人才。 第三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加快建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深入实施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六个统筹”,形成城乡空间形态相互融合、产业结构高度匹配、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坚持县域统筹,推动城市规划逐步走向城乡规划,实现规划编制、实施、监督工作县域全覆盖。坚持“四种模式”,大力发展三次产业,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三次产业互动发展,加快农民向产业工人、农业业主、三产经营者和从业者转变。完善资源要素的城乡平等交换机制和补偿机制,按照同地同价原则,给予农民合理的用地补偿,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企业享有平等权益,制定平等的用工制度,实现农民工同工同酬,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激励和利益分享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引导更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投向农业农村。推动产业城乡互动发展,引导农业生产基地与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专卖店等加强合作,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与城市企业、高校院所联合开展产业发展技术攻关,鼓励城市科技人员到生产一线创办、领办、承办生产项目,开展养殖。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管理和运营机制。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建立保护、治理城乡联动机制,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城市化程度较高的镇适时改设街道办事处,健全有关组织机构,逐步转变工作职能,提高行政社会管理一体化水平。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进入农村,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逐步完善农村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建立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和特殊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体系,建立贫困群众长效帮扶机制,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落实失地农民保护政策。
第九章协调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深化对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省委治蜀兴川重大部署的认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发扬“勤劳勇敢、好学善思、团结互助、勇于担当”的仁寿人民精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善于把握主流、本质和社会心理,深度分析,主动发声,掌握宣传阵地主动权。以社会效益优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为原则,依托“八大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统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圈,构筑“一核六带”格局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倾力打造“文化仁寿”。 第一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依托仁寿特色的八个载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力点,全面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快建设文明城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道德保证和精神动力。 依托媒体加强建设。坚持传统平台,在报纸、电视和网站设置专题宣传;利用橱窗、板报、工地围挡围栏、车体广告、广场LED显示屏等多形式宣传;在商业街、广场、公园、高速路、重要交通沿线、园区等进行公益广告宣传。借力新兴平台,利用官方微博、微信、短信(彩信)等载体宣传;结合新春房交会、文艺演出、摄影展、图片展、歌曲舞蹈大赛等平台生动宣传。同时创新特色宣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编制图文解读;成立针对基层宣讲的微宣讲小分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歌曲、自编校本教材。积极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道德模范基层巡讲、微访谈等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 依托志愿服务加强建设。依托志愿服务网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总队—分队—服务站”三级模式的社会志愿服务网络。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制定社会志愿者招募、注册登记、培训、台账和激励回馈“五项制度”,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社会化、常态化。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各服务队突出自身特色,实现“一队一品牌”,通过行业服务、社会宣传、关爱活动、文化惠民等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志愿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依托结对共建模式加强建设。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共建乡村学校、少年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对文明单位考核内容。文明单位率先示范,坚持文明创建与价值导向结合,将核心价值观纳入文明单位评选内容,选派辅导员开展消防演练、心理咨询、音体美指导等授课和活动,提供物资和资金支持,生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依托重点人群示范加强建设。以党员干部、未成年人、社区市民等重点人群为突破口,整合资源,拓展阵地,分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重点人群示范带动,发挥阵地辐射作用。抓牢党员干部培训阵地,完善中心组学习平台,丰富中心组学习内容。抓实未成年人教育阵地,整合园区、文化中心、烈士陵园等资源,打造爱国主义、社科普及、社会实践活动、廉政文化等教育基地。以学校为主阵地,广泛开展主题活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抓活社区市民宣传阵地,整合宣讲小分队和干部群众优势资源设立“市民学校”,灵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 依托典型塑造引领加强建设。塑造各行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从群众身边选出人民满意村官(教师、医生、公安等)、劳模、美德少年、“感动仁寿”十大女性等。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等形式宣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依托规范社会治理加强建设。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对城乡公园、广场、长廊等进行命名,培养公民的国家意识、法治观念、家乡情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精耕网格管理,在全县建立全域性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促进依法维权,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医患纠纷等受理制度,修订完善市民公约、居民公约、学生守则,通过自律和他律,使公民行为体现社会主流价值。 依托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建设。围绕三个倡导,结合仁寿实际,策划推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融入社会生活,实现各领域人群践行价值观全覆盖。 依托城乡文化阵地加强建设。满足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需求,将价值涵育功能植入仁寿县博物馆、文化公园建设等项目。深入挖掘和阐释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依托自办刊物,着力打造一大批精品力作,让精品进市场,以市场带创作,以文养心,以文化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根发芽。通过仁寿大舞台、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村(社区)党群活动、公园文艺汇演、文艺调演等群众文化项目,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铺天盖地开展。 第二节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根据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城乡常住人口变化,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建成城区“15分钟文化服务圈”和农村“30分钟文化服务圈”,建设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地域特色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域化、均等化。鼓励各方力量共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搭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坚持举办“仁寿大舞台”广场文化活动、文艺调演活动、“送欢乐下基层”、“四进社区”、全民阅读、文化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实现文化活动全域化、常态化。加强基层公益性互联网文化服务场所建设。大力提倡和扶持全县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社会团体和文艺协(学)会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着力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完善文化设备设施。坚持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有效整合利用现有闲置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县文化中心设备设施,加强数字文化馆、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巩固“国家一级文化馆、图书馆”成果。推进仁寿县文化艺术活动中心、重点乡镇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县城文化公园、仁寿县博物馆、非遗展览馆等项目建设。实施文化大院建设工程,实现每个村(社区)有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共享工程服务点、一支演出队伍、一个文化广场、一项文化活动品牌。 第三节全面繁荣文化事业 鼓励和扶持艺术作品创作。积极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推出一批富有仁寿元素、体现仁寿特色的文艺精品力作,提高全县文艺精品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域,对全县可移动、不可移动文物和馆藏文物予以严格保护,着力申报一批省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抓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工号子”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继续挖掘、储备和申报一批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全面建成数字化档案馆。 第四节加快培育文化产业 构筑“一核六带”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积极构筑以城区为中心的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以黑龙滩、三岔湖仁寿景区为代表的生态文化产业带,以高家、虞丞、双堡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带,以青岗为基地的民族文化产业带,以文宫、曹家、新店、中岗等地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产业带,以文林园区、视高园区、汪洋园区为代表的企业文化产业带和以龙正、清水、珠嘉为代表的现代化农业文化产业带。 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加大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力度,落实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之间以及文化市场各门类之间均衡发展、结构合理、供求均衡、竞争规范的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坚持文化市场行政许可“严防死守”,切实整顿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加强网络市场、娱乐市场、影视传播管理,提升行业监管水平,维护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扎实开展各种专项治理行动,坚决遏制政治性、宗教性非法出版物出版发行,严厉打击淫秽色情等非法出版物出版发行和各种侵权盗版行为,保护知识产权。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开展文化项目招商引资,形成具有仁寿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以文化企业为龙头,尽快形成我县文化产业的规模优势和拳头产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现代设计理念,开发利用优秀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和包装好特色产品。整合市场资源,优先引进、开发健康新型的影视、演艺、动漫等娱乐形式,提升娱乐市场整体层次和文化品位,努力建设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现代娱乐市场体系。文化娱乐场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项目更加丰富,市场细分度进一步提高,形成娱乐经营著名品牌。 打造仁寿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充分挖掘仁寿历史名人资源,打造仁寿文化旅游环线。加快实施黑龙滩长岛项目、三岔湖仁寿景区、仁寿县城西北街休闲文化特色街等文化旅游业项目。打造仁寿大佛、双堡牌坊、拈花大佛、甘泉寺、虞公墓、石鲁故居、潘文华故居、奎星阁等“国保”、“省保”文化品牌。建成四川·仁寿文化产业园,不断延伸产业链,大幅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电影产业,大力加强数字院线影院和数字化影视资源库建设。积极鼓励成立演艺公司和民间艺术团体,继续扶持大舞台艺术团、石鲁艺术团、东风艺术团等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积极推动艺术品市场发展,逐步确立艺术品经营执业资格制度,规范艺术品交易行为。发展艺术品民间收藏市场和文物市场,建设文物艺术品集中经营区。
第十章推进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原则,巩固“全域饮水、全域灌溉、全域安全电网、全域燃气、全域宽带”五个全域工程成果,统筹推进能源、信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提升基础设施对全县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水平。 第一节强化水利设施建设 深入推进全域灌溉工程建设。升级改造黑龙滩灌区信息管理系统,加快推进“432”全域灌溉工程【11】建设,增强灌区水量调蓄能力,扩大灌面范围,提高灌溉效率,强化对农业的支撑保障能力。继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五小水利工程、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等建设。围绕增强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保障能力,积极推进双马水库、红岩沟水库、红岩子水库、裤芦坝水库等4座中型水库建设;推进具备扩建条件的小型水库扩容增效,实现全县灌溉有效系数达0.6、耕地灌溉率达90%。 深入推进全域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抓好重点水源工程和城镇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依托“一洞五厂六线”骨干工程,加快推进全域安全饮水“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供水骨干工程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大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力度,以集中供水为主,分散供水为辅,加强对重要河流源头、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水环境的治理保护,以及对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规划建设一座县城备用饮用水源水库,强化饮水安全保障。加快县城、重点乡镇自来水厂供水管网和供水净化处理设施工程建设。加快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实施城镇自来水厂管网延伸工程,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居民用水“同网、同质、同价”。 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强力推进球溪河、越溪河和清水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积极开展重要支流、水库和中小河流治理,强化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增强防洪抗旱能力。加强县城老城区、重点集镇及工业园区防洪体系建设,加大对山洪易发沟渠的治理力度,提高临河场镇和山洪沟的防洪标准,完善场镇和聚居点的排洪排涝设施建设,保障行洪安全。加强丘陵旱区抗旱水源工程和抗旱减灾服务能力建设,基本建成现代抗旱减灾体系。 第二节强化能源设施建设 加强供电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安全、可靠、稳定”的坚强电网。建设220千伏清水输变电工程、220千伏龙桥站输变电及配套工程、220千伏枣树输变电站增容工程、110千伏高滩站输变电工程,加快推进110千伏枣仁、110千伏枣林等12条迁改线路建设,形成以500千伏电网为依托,220千伏电网为骨干,110千伏为环网的电网体系。全面推进农村低电压台区改造升级,完成县城城北新城10千伏配电网自动化工程建设,提升电网输配能力与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启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规划建设。 完善油气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全域燃气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乡镇和园区供气管网设施建设,提高供气覆盖率,到2020年,乡镇通气率达到100%。升级改造县城供气管网,建设完善输气管线,提高供气质量。稳妥推行城镇燃气延伸工程,健全供气管道运行、巡查、监管和维护机制,保障供气安全。以重点乡镇和新建主干道为重点,科学规划建设加油站和CNG、LNG加气站,提高保障能力。积极推进能源利用方式变革,加快太阳能、生物质能、分布式能源、页岩气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第三节强化通信网络设施建设 加快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改造,建成通信杆路1100公里、通信光缆6000皮长公里、通信枢纽中心1个、通信区域汇聚中心20个。加快“数字仁寿·光网城市”和“TD-LTE”跨越工程建设,行政村和自然村光纤通达率均达到100%,2016全面完成国家宽带乡村工程并验收达标,优化提升网络质量,形成全县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全县范围内4G网络全覆盖。加快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打造全光网络传输的广播电视传输平台,加快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地面数字电视传输覆盖网工程建设,到2017年,全县有线电视全面完成数字化转换,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双向全覆盖。完成三网融合建设工程,大力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全面提升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管理、政务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组建公共交换和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建立公用动态信息库,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交流共享。有序推进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链接全国、全省的高速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云计算中心,面向服务外包项目及各部门应用托管项目,构建以电子政务云为核心应用,整合共享信息资源,提供面向政府电子政务应用的政务服务云。积极推进电网、交通、水利、供水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加快建设信息资源中心,建成数字档案馆,完善人口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法人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信息库、政务信息公开库。提升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应急响应等基础工作,加大存储与灾难备份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快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四川省“互联网+”云平台建设,鼓励制造企业充分利用云计算服务,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搭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优化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升级改造等功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基础技术研发合作,提升行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引进优质互联网平台企业,完成“仁寿制造2025”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成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实现60个乡镇、517个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建成农业生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12316“三农”服务热线和网站,完善乡镇、村级信息服务站点,有效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加快智慧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市民卡工程,采集和管理市民数据,涵盖金融服务、惠民服务等领域,融合政府公共服务、公用事业服务、商业增值服务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市民卡服务功能实现率达到80%。加快建设智慧卫生工程,推进覆盖医院、公共卫生机构的健康一卡通工程,建立实用共享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基础数据库,建设一批面向各类卫生业务和跨机构协同应用的信息化系统。加快建设数字教育工程,建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全覆盖。加快建设智慧养老工程,以多功能腕表和便携式智能终端等为信息采集终端,将4G通讯、无线传感网技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和RFID标签技术相结合,涵盖老年人需要的安全监护、健康监护、外出看护、以及便携的关怀服务等一系列服务内容,覆盖80%以上的空巢老人。
第四篇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新家园 推进美丽仁寿建设,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建设绿水青山“三大工程”,强化资源利用效率,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快生态细胞建设,积极争创省级生态示范县,建设天府新区宜居宜业绿色宝地。 第十一章实施绿水青山“三大工程” 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大力建设“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三大工程,努力打造山更青、水更秀、景更美、人与自然更和谐的良好生态环境。 第一节深入推进“绿海明珠”建设 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退耕还林、城乡绿化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绿带”、“绿肺”、“拥翠”和“百村绿色家园”等4大工程建设,完成天府仁寿大道、成黑快速通道、国道351等道路多色谱林业花卉景观带,黑龙滩水库、三岔湖水库仁寿景区、通江河、清水河等主要河流沿岸绿化建设;在县城城北新城新建1个综合性公园,积极创建园林式居住小区,实现街道、居住区、单位普遍连片绿化;建制镇规划建成一处不小于80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配套完善娱乐、健身、休闲等设施;充分发挥村庄自然景观,高标准规划建设新村聚居点,到2020年,确保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38%,森林蓄积量达到298万立方米以上。 第二节深入推进“千湖之城”建设 坚持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三位一体”,大力实施引水入城、引水入园、引水入镇、引水入村,实施好增水、活水、见水、碧水、甜水“五水”工程,实现天蓝地绿、林水相依、水清城美、人水和谐的目标。到2020年,确保全县水域面积新增和恢复5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达到7.7%,实现城在湖中、湖在城中。 第三节深入推进“百园之市”建设 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按照“全域生态化、全域景区化”的思路,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公园绿地,将“百园之市”建设与“绿海明珠”、“千湖之城”建设有机结合,做足“绿”,做活“水”;将公园绿地建设与林业建设有机结合,做美“景”;与历史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相结合,做特“文”;与特色农业和旅游休闲产业相结合,做实“产”;与现有生态绿地、河湖水系相结合,合理利用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城镇建设品质。确保到2020年,全县公园总量达到45个以上,实现城镇建成区公园服务范围全覆盖。 第十二章加强资源高效利用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节能减排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推进节能减排降耗 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促进自然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建立健全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建设现代能源体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和评估审查制度,淘汰落后过剩产能,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商贸、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重点用能单位争创国家级节能示范单位,引导全社会节约使用能源。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和工矿废弃地再开发,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完善地下停车设施。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到2020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扩大推行清洁生产的范围,在化工、机械等重点行业推广清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园区建设,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园区,提高园内关联企业的资源利用耦合度。完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对工业、建筑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引导建材等高耗能企业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余热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着力推进种养殖业循环发展,积极推进水、土地、矿产等资源循环利用。完善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利用和高值利用。 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民众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提倡绿色节能环保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鼓励城乡居民推广使用节能低碳产品,逐步形成崇尚自然、保护环境、循环利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保护自然的行为规范。倡导绿色文化,兴办绿色学校,开展青年环保志愿者行动、绿色家园创建活动及公众参与造林增汇活动。 第二节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控制开发强度,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理念,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提升生态文明程度。 建立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保障资源安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建立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评估机制、价格调整机制和定价成本监审制度,实现仁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行城乡居民用水、用气、用电阶梯价格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矿业规律的探矿权采矿权出让方式,推进矿业权交易平台建设。理顺自然资源及其产品税费关系,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 完善生态保护和补偿机制。科学界定生态保护与受益主体的权利义务,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健全纵向和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扩大生态补偿范围,开展重点领域的生态补偿试点,严格执行生态补偿制度,强化生态修复。 第十三章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大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力度,积极引进环保服务公司参与重大环保项目的建设和营运,强化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全面提升生态文明程度。 第一节全面推进水污染治理 认真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污水治理,特别是重点流域和生态敏感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到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加快一批水污染治理重点项目建设,统一规划全县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建成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和第三污水处理厂,通过PPP模式包装引进大企业分时序建设富加镇、文宫镇、龙正镇等常住人口1万人以上的重点场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力争全县60%的乡镇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养殖小区或养殖户,全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继续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强化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置,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黑龙滩水库水质保护,加快黑龙滩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大力推进国家优良湖泊保护工程建设,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第二节加大大气污染防治 严格执行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治理机制,强化重点区域以及重点行业源头控制。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淘汰辖区内所有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加强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监管;加强工业企业达新标改造。加强工业排污、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等大气重点污染源治理,积极实施秸秆禁烧,推广秸秆生物质燃料等综合利用。开展机动车尾气监测;开展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科学划定县城露天烧烤经营区;划定声环境功能控制区和烟尘控制区。确保到2020年,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85%。 第三节加大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健全“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长效机制,优先进行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高标准建设城镇生活垃圾处置设施。探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规范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系统,提高废弃产品环境无害化利用和处置水平。提倡源头削减,严格控制工业固体废物排放。严格实行申报登记制度、联单管理制度,对危险废物进行全过程监控。加强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和旧家电拆解的环境监管。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保护耕地质量。确保到2020年,固体废弃物控制指标达到省市要求。 第四节强化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 严格执行《环保法》,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原则,加大问责力度,严格目标考核,绝不以牺牲环境和群众利益为代价推进发展。严格实施工程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前置审查制度。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检测预警机制,强化水土资源、环境容量超载区的限制性约束。加强环境执法、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区域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监察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工业园区监管力度,加大对国控重点污染源、重点行业现场监察,建立环境污染举报奖励制度。严格环境准入,积极协调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在工业园区试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提高排污费征收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染减排和排污权交易,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第五篇开放发展开创共赢新局面 顺应经济一体化发展,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牢固树立开放意识,努力建设开放平台和载体,建设国家级天府新区开放开明的前沿阵地。 第十四章牢固树立开放意识 经济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放的程度,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树立开放发展理念、营造宜商宜居宜业的开放环境。 第一节深化开放发展理念 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加快全面融入成都步伐。加强对全县干部群众的教育引导,继续外派年青干部到发达地区或省级有关部门挂职学习锻炼,开拓视野,开阔思维;继续组织各级干部到有关学院系统培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增强全县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和工作能力。继续深化对外开放体制改革,破除开放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阻碍。开展多种形式的对话与交流,健全跨行政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节营造对外开放环境 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质量。充分运用国内外各类新型媒介与平台,积极运用“互联网+”新模式,宣传仁寿开放新形象,营造有利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加强社会信用评级制度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降低交易成本,营造公平合理、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来我县投资兴业的外来人士在户籍、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的需要,打造宜业宜商的社会环境。 第三节搭建对外开放平台 用好用活天府新区金字招牌,依托西博会、旅博会等开放合作平台,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项目,支持仁寿在外优秀儿女回乡创业,确保“十三五”时期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0亿元以上。围绕区域同城、交通同道、产业同向,推进双向开放,加强与成都等地的交流合作,推动形成规划衔接、优势互补、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发展共同体。 第十五章构建开放交通区位 立足“互联互通、外联内畅”,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对接,构建成都以南重要交通节点。加快建设5条高速、4条铁路、3条仁寿至成都城市干道、2条国道、对接2个机场的“54322”综合交通大格局,为全力推进全域天府新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通道支撑。 第一节着力完善高速路网 强力提升综合交通路网整体技术水平,进一步完善已建成的成赤高速公路仁寿段、遂资眉高速公路仁寿段两条高速,畅通贯穿我县东西和南北的两条主干线,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成仁沐新高速公路仁寿段、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仁寿段两条高速,实现与成都、攀西、川南三大经济区的便捷连接,为我县与外部的交通运输和经济贸易往来提供有力支撑;规划建设成都至宜宾高速公路仁寿段,进一步完善县内高速公路网络体系。 第二节加快轨道交通建设 强力推进综合交通大运输建设,加快建设包括货运专线、客货运混线、轻轨和客运专线四条轨道。加快建成连汪燕铁路,打通连接成昆铁路和成渝铁路的经济大动脉,建成连通川东、川南铁路交通网络的重要货运通道;加快推进成都经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仁寿至宜宾高速铁路、成都1号地铁线经视高延伸至仁寿县城K3线轻轨、成都都市圈环线铁路前期工作,强化我县与遂宁、资阳、眉山、雅安的客货运交流,实现我县与天府新区的轨道连接。 第三节加快仁寿至成都城市干道建设 强力推进融入成都快速交通干道建设,以天府仁寿大道、成都红星路南延线仁寿段、成都站华路南延线仁寿段三条城市干道为重点,构建起“三横三纵”的快速路网。加快建成天府仁寿大道清水至仁寿城区段,实现我县与成都的无缝对接,提升成都主城区和天府新区对仁寿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建成青龙至视高快速通道,实现天府新区园区之间的便利互通;规划建设仁简快速通道、成都红星路南延线仁寿段(经高家、北斗、禾加、天峨至宝飞)、成都站华路南延线仁寿段、仁资快速通道富加至资中界段、黑龙滩环湖东路等五条快速通道。 第四节加快国道改造提升 强力推进综合交通大通道建设,改扩建国道G213线罗板桥至满井段,规划建设国道G213线仁寿县城过境段;全面改造国道G351线仁寿至资阳界段。完成省道S307线满井至青神界段二级公路升级改造,省道S213井研界至促进乡段按照一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加快省道S201文宫至富加段建设。 第五节积极对接两大机场 强力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结构,加快成都经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仁寿至宜宾高速铁路、成都至宜宾高速公路(含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延伸线)、仁简快速通道、红星路南延线仁寿段等道路的推进工作,实现仁寿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快速对接;加快成赤高速、天府仁寿大道、站华路南延线等道路的建设,实现我县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快速对接,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推动仁寿经济逐步融入全球经济。 第六节加快改造县乡村道路 提升农村公路等级,强力推进县乡村等各级农村公路的升级改造,提高农村公路通达能力。到2020年,新改建县乡公路100公里以上,通村公路300公里以上,100%的行政村建成村村通标准硬化路或黑化路,形成畅通的内部循环交通网络体系。 第七节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加快整合公交线路,扩大公交覆盖范围,优化旧线路3条,发展新线路4条以上,覆盖学校、医院等重要公共场所和城市新区。对有条件的建制乡镇场镇、行政村有序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建设公交充电站2座以上,全县布局充电桩10个以上。到2020年,中心城区公交线路总量达到20条左右,公交站300米覆盖率达到85%以上,电动公交车达到50辆以上。建设公交数字化站台系统,公交线路查询系统、NFC系统、掌上公交APP系统,有序推进“公交一卡通”等科技应用。 第八节加强交通配套设施建设 加快仁寿县综合交通枢纽、天府视高综合交通枢纽、汪洋客运中心、城北公交场站等站点建设,到2020年建成“两主一辅”的交通站点体系。合理布局铁路新建站场,加快汪洋火车站货场站建设,有效提升区域铁路运输能力,打造集约高效的货运服务系统。 图5仁寿县“十三五”时期综合交通规划图
第十六章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 着力招强引优,同城、同链、同网加强区域合作,提高对外贸易核心竞争力,提升干部开放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实现开放程度更高的发展。 第一节着力招强引优 抢抓国家级天府新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机遇,配强招商引资人员,充分发挥“五驾马车”【12】、产业园区、仁寿驻成都和广东经合局招商主体作用,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在全球范围内招引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入驻,以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合作。坚持项目先行原则,立足园区产业定位,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着重引进一批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创新引资方式,在充分运用广交会、西博会等传统招商平台的基础上,打造微信招商等新型平台,鼓励返乡创业。引导民间资本采用EPC【13】、PPP等多种模式参与项目的开发建设。
第二节深化区域合作 加快区域产业合作。以园区经济打造为支撑,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为重点,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科技型的重大项目和产业配套项目,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与成都区域同城、产业同链、基础同网。在天府新区视高区域重点沿天府仁寿大道,大力引进金融、科技、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保税仓库;在眉山仁寿临港经济区,重点规划50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区,选择重量轻、体积小、价值高的“高、新、轻”产业入驻,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加强与简阳市合作,将“三岔湖风景区”建设成国际性的会议会展与文化休闲度假中心;加强与成都市合作,加快开发二峨山,依托文宫“中国枇杷之乡”建设山地果林休闲观光基地,依托鳌陵与板燕现代农业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基地。 深度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借力成都市区向南发展契机,全域深度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全面实现与成都产业的配套协作与优势互补。天府新区视高区域深入开展与成都龙泉汽贸城的产业协作,大力发展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的区域优势,加大与简阳在园区建设、产业方面的合作力度。大力推动临港经济区的建设,以中岗乡为中心,规划30平方公里建设大型综合物流中心,大力发展仓储运输、加工配送、农产品冷链物流,打造西部最大的立体化、信息化、一站式货物集散基地。 加强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对接乐山港、宜宾港、泸州港,加速仁寿产品走出四川、迈向全国、全球,提升仁寿区域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积极参与成渝城市群建设,将仁寿打造成承接成渝城市群部分重要功能的现代化大城市。 第三节加强对外交流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注重引资与引技、引智相结合,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和天府新区视高园区、文林园区、黑龙滩风景区等重点区域。完善境外投资管理,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积极合理高效地利用国外优惠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探索使用产业基金、BOT【14】、融资租赁等方式,拓宽对外筹融资渠道,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元化。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充分发挥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的作用,推动我县建材产业、服装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和提档升级,带动传统优势产业的装备、产品、技术、服务出口和劳务输出,积极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利用IBM西南卓越云计算中心,着力培养跨境电子商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等新型服务贸易。鼓励帮助外贸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不断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指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全球各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政策,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积极组织优势企业参加“万企出国门”、“川货全国行”、“首尔国际食品产业大展”、“法国里昂国际灯饰展”等经贸促进活动,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向上争取“一带一路251三年行动计划”【15】项目,支持有实力的县内企业抢抓机遇、开展国际并购和投资。积极发展境外投资,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开发资源、输出技术和产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第六篇共享发展开启幸福新时代 消除绝对贫困,切实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秉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全力决胜脱贫攻坚,促进全民创业就业,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建设国家级天府新区共建共享民生福地。 第十七章全力决胜脱贫攻坚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锁定全县54281人农村贫困人口,按照“三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要求,确保全县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万人以上,到2017年底,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 第一节大力实施精准脱贫 突出脱贫对象精准、脱贫项目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脱贫措施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精准解决贫困地区的住房、交通、用水、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抓好危房改造、产业支撑、基础建设、公共服务、乡村文明“五个重点”。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聚焦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一户一策,对脱贫对象进行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做到底数清、任务清、责任清;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县脱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乡镇分年度制定到村到户的脱贫计划、各级干部联系指导落实脱贫任务的脱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立足我县属于插花式脱贫区域的实际,实施“五个一批”脱贫行动。到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批贫困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 发展产业带动一批。因地制宜,加大区域特色产业培育力度,结合区位地理特点,科学选择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商贸流通等,增强贫困区域造血能力。发展产业精准到户,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脱贫意愿,帮助贫困户按实际条件,发展种植业、畜牧业、生态林业、旅游业等产业,通过生产资料、生产技术支持,发展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帮助就业发展一批。发展劳务经济,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根据贫困人口文化水平、接收能力及意愿,鼓励贫困劳动力通过培训,选择外出务工、本县就业、就地创业等方式,增加工资性收入,帮助一批贫困群众务工、就业、创业,实现脱贫。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等,鼓励贫困群众集中聚居,有计划地引导和推动贫困群众进城入镇入园、易地搬迁安置和生态移民安置,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扶持就业创业等方式,让贫困群众住下来、留下来、富起来,帮助一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对完全丧失劳动力,不具备创业就业条件的贫困人口,通过纳入低保体系实施政策性兜底或集中供养方式,帮助一批贫困群众解决基本吃、住和医疗问题。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建立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加强贫困户动态管理,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救助一批因疾病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 第二节深入实施脱贫专项工程 树立大脱贫理念,认真落实“十大脱贫工程”,大力实施“1593”脱贫攻坚行动,全面推进“二十一个专项”脱贫方案,走出符合群众利益、具有仁寿特色的脱贫开发道路。 实施基础脱贫工程,加快水利、电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末端建设,破除影响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制约。实施产业脱贫工程,大力培育粮油、果蔬等特色农产品,加快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培育;扩大转移就业培训和就业对接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到工业企业就业;发展乡村旅游促增收,发挥旅游产业对增收脱贫的带动作用;通过进城务工、进城经商、进城创业等多种方式,实现贫困人口向城镇转移。实施住房改善工程,加快推进危房改造,同步提升脱贫新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综合配套服务水平,建设幸福美丽家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确保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难以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164人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能力素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社会、医疗保障脱贫工程,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实施低保政策兜底;加大对贫困户、残疾人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力度,确保贫困人口全部加入医疗保险。实施投入增长脱贫工程,重点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提高脱贫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深入推进普惠金融,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资金问题;引导贫困村将集体资产、贫困户将承包土地和个人财政入股,确保贫困村和贫困户多渠道增收;搭建社会力量参与脱贫信息平台,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到贫困地区创业,实现引进(回)一人带富一方的目标。实施干部人才脱贫工程,把脱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配强贫困村领导班子;突出群众主体,各乡镇要根据县委决定和贫困群众需求,分年度制定三年脱贫工作方案。实施生态脱贫工程,重点向贫困地区安排实施退耕还林、湿地恢复补偿、天然林资源保护、有害生物防治等生态项目,筑牢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生态本底。实施文化惠民脱贫工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专项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丰富贫困农村文化生活,培育全社会脱贫的良好氛围。实施法治和基层民主保障脱贫工程,强化《四川省农村脱贫开发条例》刚性约束,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农村脱贫开发的法定责任,县扶贫移民局要切实行使规划、协调、指导、监督管理的法定职责,把脱贫开发攻坚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第三节强化脱贫“三大保障机制” 构建系统有效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撑和改革驱动三大保障机制。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县脱贫开发工作;各级干部负责联系指导贫困村,抓好脱贫攻坚任务落实;乡镇分年度制定到村到户的脱贫计划,用好新增脱贫项目审批权限,全面落实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制度。夯实贫困区域基层基础,深化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从各级党政机关选派优秀干部组成驻村帮扶工作组,驻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驻村帮扶工作组、一名县级联系领导、一个联系单位、一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脱贫攻坚任务纳入对乡镇和有关部门目标绩效考核,层层签订责任书。对完不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把脱贫工作实绩作为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注重从脱贫工作一线选拔使用干部。 强化政策保障。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脱贫专项补助资金支持。优化支出结构,争取用好财政增量,加大财政专项脱贫资金投入,提高脱贫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整合民生资源,重点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对同一区域同步投入、集中使用。行业部门资金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加强金融支持,深入推进普惠金融,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加大对农村脱贫开发、产业发展的信贷投放,确保每年各项贷款规模高于上年。用好两大脱贫特惠金融产品;加强重点项目金融服务工作,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 强化改革保障。加快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统筹推进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林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各类产权“多权同确”,让农村贫困人口有产权。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体系建设,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建立产权流转平台,让农村贫困人口产权能入市。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支持农村发展资金互助合作,让农村贫困人口能融资。开展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和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让农村贫困人口生产有保障。 第十八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社会福利保障,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 第一节健全社会保险制度 加大社保政策宣传,大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健全社会保险城乡衔接和区域转接机制,巩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到2020年,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全县企业养老、工伤、生育保险参保率达到99%以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失业保险参保3万人。完善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鼓励发展商业养老、健康保险等,多层次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切实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努力实现基金保值增值,探索保险教育普及化的新机制。 第二节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统筹各类救助资源,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提升社会救助综合效应。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构建标准科学、对象准确、待遇公正、进出有序的运行机制。统筹建立社会救助制度,完善特困人员、农村“五保”老人供养及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和重病、重残人员以及有义务教育阶段子女的低保金加发比例。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方案,扩大救助病种和救助范围,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健全临时生活救助制度,保障因灾因病等临时支出性生活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 第三节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优抚工作,逐步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完善抚恤补助标准增长机制。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健全新型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大力提升残疾人事业服务水平,将城乡困难残疾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及社会救助制度,落实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和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制度。完善儿童福利保障服务体系,提升儿童福利供给能力。提高孤儿集中供养率和孤残儿童养育标准。加强对社会捐赠物资和慈善资金监管,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慈善事业。 第十九章大力发展教育体育事业 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仁寿教育质量,实现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差距。 第一节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坚持立德树人,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非学历教育机构,促进各类社会性教育培训健康发展。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加大骨干教师培训投入,探索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加强经费保障,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16】,足额征收地方教育费附加和城市教育附加费,土地出让收益的一定比例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完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加强教育从业者送培力度,完善教育从业者培养培训机制。邀请专家讲学,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素质能力,注重教育质量提升。 第二节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强义务教育,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创建两所省二级示范普通高中;壮大发展职业教育,重视特殊教育,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民办教育,积极引进高等教育,实现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合理公平配置教学基础设施资源、师资和生源等教育资源,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努力缩小县域内教育差距,实现基础教育的普惠性和公平性。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重点解决进城经商、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统筹城乡教育,加大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的交换力度,健全学校富余教师和富余学科教师调剂流动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教育,继续推进“百企联百校”工程。 第三节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深化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改革,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引资举办普惠性学校,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学校干部“两推一述”公开选任制度,坚持农村学校教师公招进城制度和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完善教师学科质量末位淘汰制度和校(园)长学校质量末位淘汰制度。 第四节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重点支持各级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配建的体育设施体系,规划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实现县城“一场一馆一中心”,不断改善公共体育设施条件。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鼓励群众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发组织大众化的各种锻炼活动。狠抓学校体育,着力解决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做好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大力培育体育后备人才,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创新体育服务运营机制,积极发展优势体育产业,推广特色体育项目,推动体育服务社会化发展,促进体育消费。 第二十章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加强人口工作,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第一节全面加强人口工作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加强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提高生殖保健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新生儿出生缺陷控制在6‰以内,重视提高人口素质,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3岁。努力改善人口结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建立和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确保各项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加强妇女劳动保护、社会福利、卫生保健、脱贫减贫及法律援助等工作,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妇女、拐卖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改善儿童成长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和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提高残疾人基本保障水平。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缓解无序迁移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人口和健康数据库建设以及大数据应用。 第二节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推进健康仁寿建设,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创建为三级甲等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为三级乙等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创建为三级乙等机构,全县创建为国家级中医示范先进县。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重大疾病防控、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到2020年,全县城区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整体推进农村卫生、社区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医疗服务、中医药、卫生监督和卫生管理等各类卫生人才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与差别化服务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提高基本医疗公平、可及、普惠水平,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人口健康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六大体系。继续扩大城乡居民参保受益面,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健康服务业,满足健康服务全民化、多元化需求。保障老百姓食品药品安全,加大监管力度,注重风险预防监测与管理,建立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
第七篇保障发展实现美丽新蓝图 第二十一章强化党的核心领导 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坚持“四个全面”思想导向、争创“四个一流”班子、建好“四支队伍”、转作风做到“四个当天”,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充分调动各级班子队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继续深入践行领导挂帅抓落实工作法、一线工作法、专业工作法、系统工作法“四种工作方法”,继续坚持县、乡镇、村、社“四级”工作日报告制度,旗帜鲜明反对“四推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把握运用“四种形态”,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巩固反腐败成果,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着力维护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二十二章加快法治仁寿建设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法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把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第一节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村(居)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加强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厂务公开。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发挥统战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关工委、科协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对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促进宗教和睦和民族团结。 第二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坚持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推进政府事权规范化、法治化,进一步完善行政权力、政府责任、投资项目限制禁止“三张清单”制度。完善行政机关依法决策机制,强化行政问责,建立重大决策法律顾问制度和责任追究纠错机制,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全力促进公正司法,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活动监督,提升司法公信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大纪律审查力度,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第三节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实施“七五”普法,健全普法宣传体系,创新推进“法律七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强化干部定期学法制度,切实增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增强全民法治意识。 第四节加快诚信社会建设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依托“八大载体”,大力推进诚信教育与诚信文化建设,引领社会公众诚信自律,提升全社会道德素养。完善征信系统平台,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完善以奖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强化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第二十三章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全面推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治理体制和治理方式,建立政府、社会、公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一节推进网格化服务和管理 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健全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党政主体责任。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和基层平安建设,加快网格化信息综合平台建设提档升级,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健全联动机制,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建设与其他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网格员发现矛盾、解决问题、服务民生、参与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和群防群治的履职能力,着力协调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利益诉求。 第二节提高基层治理服务能力 加强和落实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区划合理调整,适时推进撤乡并镇,加快乡改镇、村改社区工作。实行城乡社区治理改革,强化城乡社区建设。坚持基层自治,发挥市民公约、村(居)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引导、约束村(居)民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的作用,通过创新机制和平台,探索村、居民自治与小区业主自治、行业自治相结合的具体方式,增强社会自我调节能力。整合和发挥党员先锋服务队、社会志愿者服务队和基层便民专业化服务队和网格员服务队“四支队伍”作用,做好基层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处、社会治安防控、特殊人群管理、民生事项服务等工作,做实社会治理的“细胞工程”。探索村(社区)资源、资产、资金依法管理新途径。 第三节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管理 坚持党政主导推进社会治理的统筹管理职能,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发展,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积极有序地参与社会管理,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服务管理网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治理。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鼓励民办机构进入社区服务运营领域。 第四节健全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 加强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并坚持“三三”调解代理、群众来信来访当天办理等制度。坚持“维稳跟着项目走”,全程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舆情汇集、分析、引导机制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法治化解决机制,健全重大群体性、突发性社会事件的预警应急机制。推进“大调解”六化建设,深化“诉非衔接”改革,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整合法律、专业、民间调解力量,建立乡镇(街道)第三方调解中心和法律顾问制度,筑牢基层维稳第一道防线。 第二十四章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树立新型安全观,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深化“平安仁寿”建设,加强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有序。 第一节加强安全生产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与考核机制、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政府、园区、部门、企业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安全生产宣传联动机制,大力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地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和保障机制建设,加强应急基地建设,不断提高乡镇(街道)和园区应急管理水平。加大职业病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深入开展职业病防治专项治理。强化安全科技支撑,建设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提高煤炭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能力,实现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第二节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推动食品药品监管标准化建设,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县的监管网络体系。建立健全部门、园区、乡镇联动的科普宣传、诚信体系、有奖举报等制度,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行刑衔接协作机制。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诚信体系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食品药品企业数据库,运用诚信评价结果约束企业行为。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完善风险监测网络,扩大监测范围、指标和样本量,实现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全覆盖。完善预案,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节推进平安仁寿建设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整体联防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整治。依法完善户籍、身份证管理,推行居住证制度、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加强流动人口动态管理工作。严格推行实名制制度,全面落实手机、网络用户、寄递物流、旅店业、房屋出租、金融单位、网吧等重点行业实名登记制度。推进特殊人群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升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水平。建立移动通信热点采集系统,建立信息网络时代公安防范打击新模式。依法加大网络管理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严格管理网络空间,有效引导网络舆情。构建网信、公安、国安、通信运营商及涉事地方和单位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全县统一的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增加对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装备的投入,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 第四节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全面建成统一领导、综合协调、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处置机制,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志愿服务社会动员机制,提高重大事件处置能力,增强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强化重点行业、重大节庆活动的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强化突发事件信息的统一归口管理,严格按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规定及时准确报送信息。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监测预警能力、隐患排查整改、应急救援队伍、应急保障等方面建设。加强园区、企业、街道、乡村、学校和医院等单位应急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参与应急处置救援和自救互救能力。 第五节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完善防灾减灾网络体系。加强地震、地质、气象灾害防治,建立健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处置体系,构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建成风险评估和预警相结合的监测评价体系。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体系建设,建成标准化人工增雨防雹基地,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和重点治理,切实提高地质、气象等各类自然灾害防治综合能力,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风险管理,实现环境安全与健康发展。 完善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体系。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规划、设计、施工单位开展城乡建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技术创新,及时将先进适用的防灾减灾技术纳入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定期组织各种应急演练,增强应急处置能力。采取多种方式加强防灾减灾文化建设,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全县居民防震减灾意识。
第六节加强国防动员能力建设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着力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加强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与装备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和信息动员建设,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建立应战应急一体化联动机制,推进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体系之间的有效衔接,发挥国防动员体系在应战和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加强国防动员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贯彻落实退伍军人安置政策,加强退伍军人培训和就业安置工作。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第二十五章加强政策措施引导 第一节促进投资消费稳定增长 发挥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作用,继续稳定投资,深挖消费增长巨大潜力,实现仁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加强与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衔接,积极对上争取项目支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切实放宽民间投资准入条件,增加有效投资。着力扩大全民消费,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第二节强化政策保障 加强与国家、省出台的西部大开发、扩权强县、脱贫开发、天府新区、中小城市综合改革、全面创新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政策的对接和协调,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加快建设天府新区魅力仁寿。制定完善产业指导和扶持政策,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快技术更新改造,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围绕新型城镇化、全民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在完善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符合发展趋势的新政策。 第三节合理有效使用财政资金 优化预算编制,进一步压缩行政经费和三公经费支出。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项目资金整合,挖掘盘活用好财政存量资金,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设立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民生和生态建设等领域支出;设立产业发展资金,激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区域规划的产业加快发展;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减轻财政压力。 第二十六章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第一节科学谋划重大项目 实施重大项目支撑发展战略,以增量投资促进结构调整。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长江经济带和天府新区建设等战略发展的机遇,主动加强与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沟通衔接,积极谋划一批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投资规模大、投资强度高的优质项目。加强项目前期考察论证,坚持实行项目委员会集体审议制,科学决策项目实施。实行重点项目动态管理,形成开工一批、加快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机制。 第二节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深入开展“两走一对接”活动,到项目一线找准问题、解决问题。健全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统筹协调规划设计、用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估、项目审批等前期工作,科学缩短项目建设时间。建立健全项目投资管理制度,强化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促进项目早开工、快建设、速投产。 第三节健全项目管理机制 坚持重大项目指挥部负责制,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推进工作定期通报机制,形成县领导、主管部门、乡镇和园区层层抓项目的良好格局。强化项目安全生产,保障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第二十七章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第一节健全规划体系 推进规划体制改革,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支撑,形成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衔接,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则。未经衔接的规划,不得报请批准并公布实施。做好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积极探索“多规合一”,确保总体要求一致,空间配置和时序安排协调有序。 第二节完善目标考核 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指标、重大项目、重要产业、重大改革和政策措施等,明确规划实施责任。对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对于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要纳入部门、地方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分类设置政府考核目标。督促相关部门切实落实规划提出的任务,保障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第三节做好监测评估 做好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和实施完成后的总结评估,年度计划要反映纲要实施进展情况。发展改革部门负责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总体跟踪分析,县级有关部门负责对规划纲要相关领域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中环境发展重大变化,确实需要进行调整的,要严格依照有关法定程序,由规划编制部门提出调整方案经县人民政府审定后,报县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对规划的组织实施情况,有关方面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的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人大执法检查、行政监督也要将规划的实施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有关政策制定、项目布局必须以规划为依据,对规划确定的内容不得随意更改。
名词解释和说明 1.“51025”重点发展园区:指2013年起,四川省通过5年努力形成的5个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的产业园区、10个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园区、25个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产业园区。 2.特殊人群“1352”服务管理模式:指仁寿县成功探索出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模式,“1”即一个部门担总责。“3”即县公安局、县卫生计生局、县司法局三个主体负主责。 “5”即《仁寿县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意见》、《仁寿县特殊人群违法犯罪依法打击和依法管制办法》、《仁寿县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和艾滋病患者管理服务办法》、《仁寿县刑满释放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管理服务办法》、《仁寿县重点青少年教育管理办法》五个办法全统揽。 “2”即二项考评促成效,一是自上而下的将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全县综治考核、目标考核;二是自下而上的县综治办信息中心与基层群众、特殊人员亲属建立互动机制。 3.“三大发展战略”:指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54322”综合交通体系:指“十三五”时期形成的包含5条高速、4条铁路、3条仁寿至成都城市干道、2条国道和对接2大机场的综合交通格局。 5.PPP:指为提供公共服务(主要是公用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通过正式协议建立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6.智慧城市:指能够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能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的城市。 7.海绵城市:指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能将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的,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的城市。 8.绿色城市:指充满绿色空间、生机勃勃,以人为本、舒适恬静、适宜居住和生活的动态城市。 9.“五新一好”:指要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要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塑造新风貌、创建新机制、培育新农民、建好村班子。 10.“三支一扶”:指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决定,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11.“432”全域灌溉工程:指黑龙滩水库、东风渠、中小型水库、积雨积灌等4大灌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小农水重点县、五小水利工程等3项工程,全县灌溉有效系数达0.6、耕地灌溉率达90%等2项指标。 12.“五驾马车”:指充分发挥招商局、商务局、外侨台办、国资局、工商联招商引资作用,实现“五驾马车”齐驱并进。 13.EPC:指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14.BOT:指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中国一般称之为“特许权”,是指政府部门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私人企业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私人企业来承担该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政府对这一基础设施有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满,签约方的私人企业将该基础设施无偿或有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15.“一带一路251三年行动计划”:指四川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一项开放行动计划,即力争到2017年,四川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扩大到30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累计突破200亿美元,“双向”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通过3年左右努力,将四川建设成为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西向南向开放的核心腹地。“2”,即深度拓展20个重点国家。“5”,即优先抓好50个重大项目。“1”,即实施100家优势企业示范引领。 16.“三个增长”:指公共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实现逐年增长;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实现逐年增长。 |
||||||||||||||||||||||||||||||||||||||||||||||||||||||||||||||||||||||||||||||||||||||||||||||||||||||||||||||||||||||||||||||||||||||||||||||||||||||||||||||||||||||||||||||||||||||||||||||||||||||||||||||||||||||||||||||||||||||||||||||||||||||||||||||||||||||||||||||||||||||||||||||||||||||||||||||||||||||||||||||||||||||||||||||||||||||||||||||||||||||||||||||||||||||||||||||||||||||||||||||||||||||||||||||||||||||||||||||||||||||||||||||
【关闭窗口】 |